硅通孔结构、硅通孔背面漏孔的制作方法、电路板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39178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硅通孔结构、硅通孔背面漏孔的制作方法、电路板和电子设备。该硅通孔结构包括衬底、金属柱和金属层;其中,衬底设有通孔,金属柱填充于通孔内,且与通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绝缘层。金属层设于金属柱的一侧表面。金属层中的金属在衬底中的扩散速率小于金属柱的金属在衬底中的扩散速率。该结构可减少BVR工艺中金属铜在衬底中的残留,进而提高芯片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通孔结构、硅通孔背面漏孔的制作方法、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三维集成(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3dic)电路领域,通常可利用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结构实现多个芯片结构在高度方向的堆叠连接。在硅通孔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晶圆减薄技术将键合完成的叠片厚硅减薄至一定厚度,以满足后续工艺需求。在晶圆减薄过程中,可以通过硅磨削减薄技术和离子刻蚀直接将深埋硅内的tsv结构露出,这一工艺称为背面通孔露出工艺(backside via reveal,bvr)。利用bvr技术的优势在于保障了后续工艺加工芯片的电学可靠性。然而,由于硅通孔中的金属柱通常为铜柱,在硅的背面刻蚀过程中会造成因离子束直接轰击到金属铜表面,而导致衬底硅受到严重的金属铜污染问题,且后续辅助的湿法清洗难以将铜污染完全去除。由于铜原子在硅基中的易扩散性质,这给后续的芯片电学可靠性造成隐患,降低芯片的良率、提高芯片的生产成本。


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中的金属为铜,所述金属层中的金属选自Pb、Sr、Ta、Zr、Ti、Cr、Ru、Mo、W、Ir、Ce、Pt、Co、Ni或Fe中的一种或包含以上至少一种金属的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大于等于200nm且小于等于20%所述通孔的高度。

4.一种硅通孔背面漏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柱表面形成所述金属层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中的金属为铜,所述金属层中的金属选自pb、sr、ta、zr、ti、cr、ru、mo、w、ir、ce、pt、co、ni或fe中的一种或包含以上至少一种金属的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大于等于200nm且小于等于20%所述通孔的高度。

4.一种硅通孔背面漏孔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柱表面形成所述金属层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化学气相沉积形成所述金属层中所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朱继锋刘镒王叶畅董金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