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排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水利排淤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其中渠道因起到灌溉作用,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清淤,需要使用到水利排淤装置;
2、现有的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连接收纳箱,所述支撑底座的外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外部连接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部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支撑底座外壁的左侧固定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支撑架的内部均开设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通过插入的方式连接插杆,涉及水利工程
,通过转盘的外部设有旋转杆,并在旋转杆的外部设有搅拌杆,旋转杆通过转盘进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转,搅拌杆同时的进行旋转,对底部的或大或小的淤泥进行混搅,这样在进行清淤时,管体的内部就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在清淤时省时省力,从而降低了清淤时的难度;
3、上述清淤装置在使用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水利排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移动轮(101)、斜撑杆(102)、推杆(103)、收集箱(104)、排料口(105)、抽吸泵(106)、输送软管(107)、清淤盒(108)、电动推杆(109)、伸缩杆(1010)、第一固定板(1011)和第一移动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利排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包括驱动件(21)、L形板(22)、第一锥齿轮(23)、第一转轴(24)、第二锥齿轮(25)、第一转动杆(26)、第二固定板(27)、第二转轴(28)、第三锥齿轮(29)、第四锥齿轮(210)、第三转轴(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水利排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移动轮(101)、斜撑杆(102)、推杆(103)、收集箱(104)、排料口(105)、抽吸泵(106)、输送软管(107)、清淤盒(108)、电动推杆(109)、伸缩杆(1010)、第一固定板(1011)和第一移动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水利排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包括驱动件(21)、l形板(22)、第一锥齿轮(23)、第一转轴(24)、第二锥齿轮(25)、第一转动杆(26)、第二固定板(27)、第二转轴(28)、第三锥齿轮(29)、第四锥齿轮(210)、第三转轴(211)、第二转动杆(212)、第四转轴(213)和u形板(214),所述第一移动板(2)上设有贯通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后侧的第一移动板(2)上垂直连接有l形板(22)竖板,所述l形板(22)横板上设有驱动件(21),所述l形板(22)横板下设有第一锥齿轮(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水利排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震动头(3)、第五锥齿轮(31)、第六锥齿轮(32)、第五转轴(33)、第一链轮(34)、第一链条(35)、第二链轮(36)、往复丝杠(37)、第三固定板(38)、第一齿板(39)、第一齿轮(310)、第六转轴(311)、第三转动杆(312)、第四转动杆(313)和滑块(314),所述第四转轴(213)第二端转动的贯穿u形板(214)横板套设有第五锥齿轮(31),所述第五锥齿轮(31)一侧设有相啮合的第六锥齿轮(32),所述第六锥齿轮(32)上连接有第五转轴(33)第一端,所述第五转轴(33)第二端转动的贯穿u形板(214)前侧竖板套设有第一链轮(34),所述第一链轮(34)下方设有第二链轮(36),所述第二链轮(36)与第一链轮(34)上设有相啮合的第一链条(35),所述第二链轮(36)内贯穿有往复丝杠(37),所述往复丝杠(37)第一端转动的贯穿u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军军,罗立旭,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润泽通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