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165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适用于微细粒金矿的选矿方法,属于选矿技术领域。该方法在磨矿过程加入木质素磺酸盐,以分级分选工艺作为基础,针对+0.026mm粒级采用常规浮选流程,配合新型抑制剂剂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果胶,回收相对较粗的金矿;针对‑0.026mm粒级的微细粒金矿,添加同类矿物载体与人工合成颗粒载体组合浮选,从而提高微细粒金矿的选矿指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微细粒金矿(所述微细粒金矿Au品位1.8g/t‑2.5g/t、Al<subgt;2</subgt;O<subgt;3</subgt;含量为55%‑65%、SiO<subgt;2</subgt;含量为10%‑20%)中Au的高效回收,获得Au品位为30.52g/t、Au回收率为86.33%的金精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微细粒金矿难以有效回收的技术难题,对实现低品位难处理微细粒金矿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矿选矿,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级分选工艺通过新型抑制剂联合载体浮选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


技术介绍

1、金(ag)因其稀缺性、化学稳定性和高价值,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货币和金融储备,并且在珠宝、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医疗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我国金矿资源具有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的特点,矿床类型多样,涵盖石英脉型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微细浸染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等。虽然金矿产地众多,但大型、特大型金矿相对较少,多数为中小型矿床。而且我国金矿矿石平均品位相对较低,性质复杂,这增加了开采和选矿的难度与成本。

2、微细粒金矿是金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其载金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通常小于0.01mm,甚至达到纳米级别,这导致在常规浮选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致使浮选指标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具体来说,微细粒金矿粒度细小,比表面积急剧增大,表面能相应提高,致使在浮选过程中容易发生团聚和无选择性吸附现象,影响了浮选的选择性和效率。此外,其在矿浆中的分散性不佳,容易形成局部的浓度梯度,部分微细粒金矿无法充分与浮选药剂接触,错失被浮选回收的机会。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所述微细粒金矿Au品位1.8g/t-2.5g/t、Al2O3含量为55%-65%、SiO2含量为10%-20%,80%以上金粒/载金矿物的嵌布粒度小于20微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木质素磺酸盐用量为50-80g/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剂为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所述抑制剂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或果胶;所述捕收剂由捕收剂1和捕收剂2组成,捕收剂1为乙基黄药、丁基黄药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所述微细粒金矿au品位1.8g/t-2.5g/t、al2o3含量为55%-65%、sio2含量为10%-20%,80%以上金粒/载金矿物的嵌布粒度小于20微米,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木质素磺酸盐用量为50-80g/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整剂为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所述抑制剂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或果胶;所述捕收剂由捕收剂1和捕收剂2组成,捕收剂1为乙基黄药、丁基黄药或戊基黄药;所述捕收剂2为丁铵黑药或乙硫氨酯;所述起泡剂为松醇油或甲基异丁基甲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分级使用的设备为水力旋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浮选指标的选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粗粒级浮选作业包括一次粗选、三次精选和二次扫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微细粒金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开乐张文谱王晓慧杨耀辉吴威龙黄坤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