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其发电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1609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其发电主机,其中发电主机为一体式结构,在壳体内依次设有发电单元、压缩单元、透平单元,三者转子共轴,三者分处所述壳体内的不同腔体,三者所在腔体之间分别设有密封隔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其发电主机,能够充分发挥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优势,灵活、多用途地提升分布式难收集热能的利用方式和效率。其中发电主机将发电单元、压缩单元、透平单元做一体化设计,共同安置在同一个壳体内;因而相对于外界只需用到静密封,提高了整体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其发电主机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应用于布雷顿循环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除sco2循环外,现有的热端利用方式还有蒸汽朗肯循环(src)和有机朗肯循环(orc)等。但是,orc局限于低于300℃的低热源温度,src占地面积较大;并且这两种利用方式的主要缺点是换热器的不可逆损失较大。不同于src和orc等常规动力循环,sco2动力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阶段,以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o2作为工质。与现有蒸汽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具备:循环效率高、压缩功耗低、系统体积小、降本潜力大、适用热源品质范围广、系统噪声小等优点。在当下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热能、余热的高效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重要手段。因此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应用于余热发电,有着深远的技术前景。

2、但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技术尚不成熟。主要体现在:设备部件的设计制造存在难度,循环系统构建和运行缺乏经验,分布式的不稳定余热热源难于收集和有效利用;当下已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为一体式结构,在壳体内依次设有发电单元、压缩单元、透平单元,三者转子共轴,三者分处所述壳体内的不同腔体,三者所在腔体之间分别设有密封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轴线依次设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腔(11)内,腔体两端分别通过轴承(82)承托转子所在主轴,轴承座为可变刚性的弹性环或鼠笼式弹性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为一体式结构,在壳体内依次设有发电单元、压缩单元、透平单元,三者转子共轴,三者分处所述壳体内的不同腔体,三者所在腔体之间分别设有密封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轴线依次设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腔(11)内,腔体两端分别通过轴承(82)承托转子所在主轴,轴承座为可变刚性的弹性环或鼠笼式弹性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为启发一体式发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腔沿轴线分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琳高梓伊赵雨婷陈豪谈浩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