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132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20
本技术提供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本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模型成型后将模型从模具上顶下,模型落下时会产生磕碰而变形损坏的技术问题。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型腔模,型腔模上开设有成型槽,型芯模上固接有模具,型芯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根移动杆,移动杆穿透型芯模且与型腔模滑动式连接,型腔模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滑动式设置有放置杆。通过使型芯模向远离型腔模的一侧拉动,此时通过滑轮和定向轮的导向,使拉绳拉动放置杆沿第一安装架向上滑动,放置杆靠近模具,模具上的助针器针座夹模型落下并套在放置杆上,达到自动接料收集成品模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助针器是辅助部分患者自行扎针注射药物的辅助工具,可以安全可靠地辅助针管植入皮下。

2、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模型成型后,将模型从模具上顶下,使用收集框进行笼统收集,但在模型落下时会产生磕碰,容易使模型变形损坏,影响成品质量,且后续需要将模型成品打包或转运加工,需要将模型成品进行再整理,加大了工作量。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自动接料收集成品模型的助针器针座夹产品的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模型成型后将模型从模具上顶下,模型落下时会产生磕碰而变形损坏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自动接料收集成品模型的助针器针座夹产品的注塑模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型腔模、型芯模、模具和移动杆,型腔模上开设有成型槽,型芯模上固接有模具,型芯模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型腔模(1)、型芯模(2)、模具(201)和移动杆(3),型腔模(1)上开设有成型槽(101),型芯模(2)上固接有模具(201),型芯模(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根移动杆(3),移动杆(3)穿透型芯模(2)且与型腔模(1)滑动式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安装架(4)、拉绳(5)、滑轮(6)、定向轮(601)、放置杆(7)和第一弹性件(8),型腔模(1)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上滑动式设置有放置杆(7),第一安装架(4)上转动式设置有定向轮(601),型芯模(2)上转动式设置有滑轮(6),型芯模(2)和放置杆(7)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拉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包括有型腔模(1)、型芯模(2)、模具(201)和移动杆(3),型腔模(1)上开设有成型槽(101),型芯模(2)上固接有模具(201),型芯模(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根移动杆(3),移动杆(3)穿透型芯模(2)且与型腔模(1)滑动式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安装架(4)、拉绳(5)、滑轮(6)、定向轮(601)、放置杆(7)和第一弹性件(8),型腔模(1)上安装有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上滑动式设置有放置杆(7),第一安装架(4)上转动式设置有定向轮(601),型芯模(2)上转动式设置有滑轮(6),型芯模(2)和放置杆(7)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拉绳(5),且拉绳(5)通过滑轮(6)和定向轮(601)进行导向,放置杆(7)上绕设有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用于推动放置杆(7)向下滑动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放置杆(7)底部设有圆弧过渡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针器针座夹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滑动式设置在型芯模(2)上的推架(13),推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鹤洋杨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其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