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103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液装置,涉及金属减阻剂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正反向转动结构进行正反搅拌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其箱体内部的内壁进行刮擦处理,从而容易导致其金属减阻剂出现挂壁凝固的情况,进而不仅会产生资源浪费且还不利于后续的清洁,以及后续不便于对其箱体内部进行清洗使用,从而在实际使用时还略显不足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混液罐,所述混液罐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管,所述混液罐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管,在此过程中位于搅喷组件外侧的固定套同步的携带连接杆和刮壁杆在其混液罐的内部进行正反的转动,从而使刮壁杆对其混液罐内部的内壁进行持续的刮擦,以此避免其金属减阻剂出现挂壁凝固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金属减阻剂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混液装置


技术介绍

1、减阻剂是具有减少阻力作用的到高分子化合物。在流体输送时将它加入流体中,可以取得提高流量、降低能耗等效果,流体的摩擦阻力限制了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造成管道输量降低和能量消耗增加,而高聚物减阻法是在流体中注入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使在紊流状态下降低流动的阻力。

2、目前,公告号为:cn220194532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减阻剂的混液装置,此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减阻剂的混液装置,涉及金属减阻剂制备
,一种金属减阻剂的混液装置,包括:箱体;正反向转动结构,其设置在箱体上,其包括液压杆和用于对箱体内金属减阻剂进行搅拌的搅拌组件,液压杆用于驱动搅拌组件进行正反向转动;泵气结构,其用于对箱体内的金属减阻剂的泵气式混液,此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在进行正反方向搅拌的过程中还能进行泵气式的混合作业,使得搅拌效率进一步的有效提高,满足生产加工需求。

3、根据上述专利所述,其虽然通过正反向转动结构能够对箱体内部的金属减阻剂进行正反转式的搅拌作业,以及经过泵气结构配合正反方向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液罐(1),所述混液罐(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管(2),所述混液罐(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管(3),所述导管(3)的底部贯穿混液罐(1)的顶部,所述导管(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混液罐(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伸缩端栓接有推拉板(6),所述混液罐(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泵气筒(7),所述泵气筒(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板(8),所述齿板(8)的右侧贯穿泵气筒(7)内部的右侧,所述齿板(8)的右侧与推拉板(6)的左侧栓接,所述齿板(8)位于齿轮(4)的后侧,所述齿轮(4)与齿板(8)啮合,所述齿板(8)的左侧栓接有活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液罐(1),所述混液罐(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管(2),所述混液罐(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管(3),所述导管(3)的底部贯穿混液罐(1)的顶部,所述导管(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混液罐(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的伸缩端栓接有推拉板(6),所述混液罐(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泵气筒(7),所述泵气筒(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板(8),所述齿板(8)的右侧贯穿泵气筒(7)内部的右侧,所述齿板(8)的右侧与推拉板(6)的左侧栓接,所述齿板(8)位于齿轮(4)的后侧,所述齿轮(4)与齿板(8)啮合,所述齿板(8)的左侧栓接有活塞(9),所述活塞(9)滑动连接在泵气筒(7)内部的左侧,所述泵气筒(7)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单向进气管(10),所述泵气筒(7)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单向排气管(11),所述单向排气管(11)的左侧连通有输气管(12),所述输气管(12)右侧的底部连通在导管(3)的顶部,所述输气管(12)右侧的底部与导管(3)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混液罐(1)的内部设置有搅喷组件(13),所述搅喷组件(13)的顶部与导管(3)的底部连通,所述搅喷组件(13)的外侧设置有刮壁组件(14),所述混液罐(1)的外侧设置有清洗组件(15),所述混液罐(1)的底部连通有排阀(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搅喷组件(13)包括转动管(1301)、搅动板(1302)和喷气孔(1303),所述转动管(1301)的顶部与导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承平王泽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汉市福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