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098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8
本技术属于运输和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针对现有采用人工手动作业,容易导致效率低,也容易导致产品加工时产生误差,并且人工需要工人较多增加检测或者生产的成本,在加工时还容易产生粉尘、碎屑等,导致工人的工作环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顶板和四个夹持块,所述顶板的四侧棱角处均设置为弧形,所述顶板的四角均开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孔,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便于对夹持块进行转动的转动环,可以实现对工件上料的自动化操作,降低工人使用数量,进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也可以减少工人工作时的错误,保证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对工人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和制造,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制造或者检测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运输,在运输时将原材料或者产品向运输装置上进行运输和制造,保证加工区域或者检测区域的正常工作。

2、但现有对产品或者原材料进行运输和制造时,一般采用人工手动作业,容易导致效率低,也容易导致产品加工时产生误差,并且人工需要工人较多增加检测或者生产的成本,在加工时还容易产生粉尘、碎屑等,导致工人的工作环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人工手动作业,容易导致效率低,也容易导致产品加工时产生误差,并且人工需要工人较多增加检测或者生产的成本,在加工时还容易产生粉尘、碎屑等,导致工人的工作环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包括顶板和四个夹持块,所述顶板的四侧棱角处均设置为弧形,所述顶板的四角均开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孔,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和四个夹持块(8),所述顶板(1)的四侧棱角处均设置为弧形,所述顶板(1)的四角均开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孔,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便于对夹持块(8)进行转动的转动环,四个所述夹持块(8)均设置在同一个顶板(1)的下方,四个所述夹持块(8)均设置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二号电机(12)、蜗杆(13)、蜗轮(14)和连接板(15),所述二号电机(12)的顶部与顶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12)的输出轴与蜗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和四个夹持块(8),所述顶板(1)的四侧棱角处均设置为弧形,所述顶板(1)的四角均开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孔,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便于对夹持块(8)进行转动的转动环,四个所述夹持块(8)均设置在同一个顶板(1)的下方,四个所述夹持块(8)均设置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二号电机(12)、蜗杆(13)、蜗轮(14)和连接板(15),所述二号电机(12)的顶部与顶板(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12)的输出轴与蜗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3)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5)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5)的顶部与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3)与蜗轮(14)相互啮合,所述蜗轮(14)固定套设有转动柱,转动柱的一端与顶板(1)底部转动环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5)和底框(6),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固定端与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的伸缩端与底框(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框(6)的形状设置为u形,四个所述夹持块(8)均设置在同一个底框(6)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家东刘满兰李程文许苏韬林航陈培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