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090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包括烟道本体,烟道本体包括竖向设置的烟气入口段和倾斜朝下设置的烟气出口段,烟气出口段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与烟气入口段的下端连接并连通,烟气出口段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的上端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烟雾喷枪,每个烟雾喷枪的喷雾端均伸入至烟气出口段内,烟气出口段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膜片式的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与控制终端电连接,通过在烟气出口段的内底壁上设置温度感应器,烟道内排烟温度相对恒定,而在温度感应器表面积灰后,温度感应器感应的温度值与其上方覆盖烟灰的厚度呈负相关,故此时可根据温度感应所测得的温度值得到烟气出口段内积灰的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


技术介绍

1、为解决现有的燃煤锅炉长期在中、低负荷下运行,特别是燃煤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时会带来的烟道积灰严重,尤其烟道的烟气出口段积灰严重,影响锅炉连续运行安全性问题,而烟道积灰会导致烟道堵塞,烟气风阻增加,进而导致引风机增加能耗,而积灰严重的还会导致烟道垮塌,造成严重安全问题,烟道积灰一般产生在烟道转角处、烟气出口段的底部。对于锅炉烟道的转角处积灰,实际应用中普通采用卸灰斗进行卸灰输送,减少烟道积灰,但是对于烟气出口段底部的积灰,由于其底部面积大,无法大规模的布设卸灰斗,往往采用流场分析后优化设计来避免烟道积灰,但是因为烟道内支撑的影响导致烟道内流场复杂,不同机组负荷下不同烟风速度下流场变化大,现实没有很有效的监测手段对积灰位置及积灰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因而运行时往往采用加大引风机运行频率,增加烟风速度,对烟道积灰进行吹扫,但因烟道内支撑的存在导致烟道一些部位无法完全吹扫或吹扫后积灰更严重,特别是国内现况电厂深度调峰时更是无法有效吹扫,导致积灰情况更趋严重,还有采用空气炮对烟道底部进行喷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包括烟道本体(1),所述烟道本体(1)包括竖向设置的烟气入口段(11)和倾斜朝下设置的烟气出口段(12),所述烟气出口段(12)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与所述烟气入口段(11)的下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烟气出口段(12)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的上端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烟雾喷枪(2),每个所述烟雾喷枪(2)的喷雾端均伸入至所述烟气出口段(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段(12)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膜片式的温度感应器(3),所述温度感应器(3)与控制终端(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3)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包括烟道本体(1),所述烟道本体(1)包括竖向设置的烟气入口段(11)和倾斜朝下设置的烟气出口段(12),所述烟气出口段(12)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与所述烟气入口段(11)的下端连接并连通,所述烟气出口段(12)水平高度较高的一端的上端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烟雾喷枪(2),每个所述烟雾喷枪(2)的喷雾端均伸入至所述烟气出口段(1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段(12)的内底壁上设置有膜片式的温度感应器(3),所述温度感应器(3)与控制终端(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3)设置有多个,且所述烟气出口段(12)的内底壁上均布有多个温度感应器(3),所述烟气出口段(12)的内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温度感应器(3),多个所述温度感应器(3)均与所述控制终端(4)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段(12)的两侧的内侧壁上各至少设置有一个温度感应器(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设置在所述烟气出口段(12)内底壁上的温度感应器(3)呈矩阵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道内底壁积灰厚度监测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成行和/或成列设置在所述烟气出口段(12)内底壁上的线缆基板(5),所述烟气出口段(12)内底壁上的温度感应器(3)均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尹卫华冯威张伟田清林董中俊张建华王璇陈全喜骆自忠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长源汉川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