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旨在形成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带的制造方法和相应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39087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7
用于制造旨在形成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带的制造方法和相应设备。方法包括:‑对接未连接的带部(60A、60B)的端部区域(64A、64B);‑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在端部区域(64A、64B)之间形成焊接接头;至少一个端部区域(64A,64B)具有后区(72A,72B)和从后区(72A,72B)突伸出的前区(66A,66B),前区(66A,66B)由两个侧边缘(68,70)界定,每个侧边缘具有与后区(72A,72B)的每个侧边缘(74,76)的相应延伸部间隔开的至少一点。当端部区域(64A、64B)对接在一起时,第一带部(60A)的端部区域(60A)的前区(66A)与第二带部(60B)的端部区域(64B)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材料带的制造方法,复合材料带旨在形成管状结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未连接的带部的端部区域对接在一起,每个带部由聚合物基质和嵌入聚合物基质中的纤维或膜形成,-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在端部区域之间产生焊接接头。


技术介绍

1、这种复合材料带例如旨在形成管、特别是热塑性复合管(tcp)或混合柔性管(hfp)的管状结构。

2、这种管状结构是通过将至少一个复合材料带缠绕在支撑件上并使用高温焊接、例如使用激光将相继的带绕圈焊接在一起而制成的。

3、当复合带包括聚醚醚酮(peek)基质时,这种技术特别适合,该聚醚醚酮基质与它所含的增强纤维结合而为管状结构提供优异的机械性能。

4、因此,这种管具有重量轻、但同时对管内的内部压力或对施加于管的外部压力具有很强抵抗力的优点。

5、目前,旨在形成这种内部结构的复合带是通过如下方式生产的:制造多个单体式带部,然后将这些带部对焊在一起,以产生与要生产的管的长度相兼容的更大长度的带。

6、焊接接头形成在相继带部的自由端部之间。在这方面,文献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材料带(2)的制造方法,复合材料带旨在形成管状结构(4),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施加热量和压力包括感应加热金属支撑件(88)的加热区域(91),带部(60A、60B)的端部区域(64A、64B)布置在所述加热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与金属支撑件(88)的加热区域(91)相对地布置感应线圈(90),并使可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90)循环,以通过加热区域(91)中感应的电流利用焦耳效应产生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移动用于在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材料带(2)的制造方法,复合材料带旨在形成管状结构(4),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施加热量和压力包括感应加热金属支撑件(88)的加热区域(91),带部(60a、60b)的端部区域(64a、64b)布置在所述加热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与金属支撑件(88)的加热区域(91)相对地布置感应线圈(90),并使可变电流通过所述感应线圈(90)循环,以通过加热区域(91)中感应的电流利用焦耳效应产生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移动用于在加热区域(91)上施加压力的楔块(92),将压力施加到处在金属支撑件(88)和楔块(92)之间的带部(60a、60b)的端部区域(64a、64b)上。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当端部区域(64a,64b)对接在一起时,前区(66a;66b)的至少一个侧边缘(68、70)是倾斜侧边缘,倾斜侧边缘(68、70)在端部区域(64a、64b)中相对于带部(60a、60b)的纵轴线(f-f’)的倾斜角(θ)在20°至80°之间,特别是在30°至60°之间,甚至更特别的是在35°至55°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当端部区域(64a、64b)对接在一起时,端部区域(64a、64b)的前区(66a;66b)包括一倾斜侧边缘(68)和一附加倾斜侧边缘(70),所述附加倾斜侧边缘(70)相对于带部(60a、60b)的纵轴线(f-f’) 倾斜的倾斜角(θ)与所述倾斜侧边缘(68、70)相对于带部(60a、60b)的纵轴线(f-f’)的倾斜角(θ)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倾斜侧边缘(70)与所述倾斜侧边缘(70)在带部(60a、60b)的端点(78)处相交。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每个端部区域(64a、64b)都具有其中带部(60a、60b)的侧边缘(74、76)彼此平行的后区(72a、72b)、以及从后区(72a、72b)突伸出的前区(66a、66b),前区(66a、66b)由两个侧边缘(68、70)界定,前区的每个侧边缘都具有至少一点、特别是至少一段,所述至少一点、特别是至少一段定位成与后区(72a、72b)的每个侧边缘(74、76)的一相应延伸部间隔开,并在后区(72a、72b)的每个侧边缘(74、76)的这些相应延伸部之间,当端部区域(64a、64b)对接在一起时,第一带部(60a)的端部区域(60a)的前区(66a)与第二带部(60b)的端部区域(64b)的后区(72b)相对。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T·多L·尤拉斯R·托马西
申请(专利权)人:德希尼布美信达水下法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