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及支撑柱结构及支撑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076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及支撑柱结构。该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用于连接两个中立柱,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包括第一端板、顶端板以及第一侧围板,第一端板、第一侧围板以及顶端板围设形成第一内腔;第二连接构件包括第二端板和底端板,第二端板和底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二侧围板,底端板用于与下层的中立柱连接,第二端板与第一端板通过螺栓连接,第二端板、第二侧围板以及底端板围设形成第二内腔;第一侧围板、第二侧围板与中间层梁板之间均存在配合缝,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上均具有上浇筑口。该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能够提高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及支撑柱结构。


技术介绍

1、在使用逆作法进行地下建筑施工时,需要预先在地下进行预制中立柱的拼装施工,从而为建筑各层结构提供支撑。采用逆作法施工可以节约大量支撑结构,但是各层预制中立柱之间以及中立柱与底层的灌注桩之间的连接强度往往很难达到目标要求,同时各层预制中立柱以及中立柱于底层灌注桩之间连接节点与梁板的连接强度也存在一定不足。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及支撑柱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效率高,能够提高支撑强度和支撑稳定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用于连接沿竖向相邻的两个中立柱,所述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包括:

4、第一连接构件,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和顶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顶端板之间连接有第一侧围板,所述顶端板用于与上层的所述中立柱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沿竖向相邻的两个中立柱(100),所述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还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围板(13)上的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4)将所述第一内腔沿竖向分隔为若干个第一隔断空间,所述第一隔板(14)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141),所述第一流通孔(141)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还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23)上的第二隔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沿竖向相邻的两个中立柱(100),所述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1)还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围板(13)上的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4)将所述第一内腔沿竖向分隔为若干个第一隔断空间,所述第一隔板(14)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141),所述第一流通孔(141)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还包括沿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围板(23)上的第二隔板(24),所述第二隔板(24)将所述第二内腔沿竖向分隔为若干个第二隔断空间,所述第二隔板(24)上开设有第二流通孔(241),所述第二流通孔(241)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隔断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隔板(14)之间、所述顶端板(12)和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14)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端板(11)和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14)之间均设置有第一支撑肋(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和所述第二端板(21)上均开设有螺栓通孔,所述第一端板(11)和所述第二端板(21)上围绕所述螺栓通孔均设置有竖向的加强肋(111),所述加强肋(111)的端部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隔板(14)或第二隔板(2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柱节点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上开设有第一对接孔,所述第二端板(21)上开设有第二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孔与所述第一对接孔正对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锋袁俊邵治理贾宝荣郑祥杰俞嫒妍姜小强朱其凯黄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