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酒酿造,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氰化物是白酒里的重要风险因子之一,它的主要危害为:一是氰化物为剧毒物质,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在短时间内即会导致死亡,因此gb 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氰化物在白酒中的限量要求;二是氰化物是产生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前体物质,在白酒生产过程中较高含量的氰化物会促进氨基甲酸乙酯的生成,2010年氨基甲酸乙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a类致癌物,降低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也成为重要趋势,而降低氰化物含量是减控氨基甲酸乙酯的重要手段,因此,寻找有效降低白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是白酒行业提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2、目前行业内针对氰化物含量超标的白酒,通常采用稀释法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这类方法目前存在一定的不足:稀释法在降低氰化物含量的同时,也会降低白酒中的其他有益成分含量,降低酒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主要用于白酒的后处理阶段,对白酒生产过程中氰化物的产生无法进行有效控制,无法避免生产过程中氰化物含量较高导致的氨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包括:原料处理、加糠拌合、上甑蒸酒、发酵,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阶段,采用60-80℃水泡粮30min,泡粮后40℃干燥处理4.5-5.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甑蒸酒后,在发酵之前,还包括,待原料冷却至20-30℃,添加投粮量5wt‰的混合酸,混合酸由己酸、乙酸和乳酸混合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酸中,己酸:乙酸:乳酸的质量比为4: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包括:原料处理、加糠拌合、上甑蒸酒、发酵,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阶段,采用60-80℃水泡粮30min,泡粮后40℃干燥处理4.5-5.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甑蒸酒后,在发酵之前,还包括,待原料冷却至20-30℃,添加投粮量5wt‰的混合酸,混合酸由己酸、乙酸和乳酸混合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酸中,己酸:乙酸:乳酸的质量比为4: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白酒原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处理步骤包括,选取原料,采用60-80℃水泡粮30min,泡粮后40℃干燥处理4.5-5.5h,碾碎至4-6瓣,原料包括高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贤泽,杨生智,吕林杰,叶凯,刘怀臣,杨强,吕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劲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