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033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包括加筋格栅层、黏土、复合软体排和碎石垫层,黏土铺设在加筋格栅层的上表面,且复合软体排铺设在黏土的上表面,碎石垫层铺设在复合软体排的上表面,加筋格栅层、黏土、复合软体排和碎石垫层相互平行,加筋格栅层的内部填充有碎石体,加筋格栅层包括若干层加筋格栅体,若干层加筋格栅体的组合方式为垂直堆叠。本技术有益效果:采用加筋格栅结构作为防护垫层的建造基础,提高和优化了防护垫层的基础承载力,同时耗散沉管隧道因车辆引起的振动荷载,满足后续防护垫层建造所需承载力条件;黏土为高强度黏土材料,能够很大程度吸收垫层上部的冲击荷载,同时保证黏土颗粒不被冲走,具有防冲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水运事业不断发展,尤其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桥梁建设密度趋于饱和,过多桥梁建设会制约船舶通航高度,水下沉管隧道建设正日益增多。一方面,海、河分布了大量管道、通讯、输电线缆,不同船舶的在临时抛锚时,受锚的型式、重量、入水速度等影响,对河床或海床土体的贯入深度存在差异,可能影响下部既有设施安全。另一方面,河流常有渔船拖网等外部冲击作用于缆绳设施上部,且由于既有设施与土体刚度差异,管缆、隧道等设施上部容易在水流作用下发生冲刷,船锚挂断线缆问题更为突出,造成安全性和经济学损失。

2、如申请号为cn10461210b,公告日为2016.10.12的一种新型柔性的海岸防护结构及其建造方法,该结构包括靠近设计水位的系排梁与消浪平台,消浪平台与岸坡底部及顶部分别通过斜坡和挡浪墙连接,在护坡和消浪平台的下表面依次铺设有小石子垫层和复合土工布,在斜坡与岸坡底部的上表面依次铺设有复合土工布和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上方敷设有混凝土铰链排,铰链排的顶端部连接到系排梁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包括加筋格栅层(1)、黏土(2)、复合软体排(3)和碎石垫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2)铺设在加筋格栅层(1)的上表面,且复合软体排(3)铺设在黏土(2)的上表面,所述碎石垫层(4)铺设在复合软体排(3)的上表面,所述加筋格栅层(1)、黏土(2)、复合软体排(3)和碎石垫层(4)相互平行,所述加筋格栅层(1)的内部填充有碎石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格栅层(1)包括若干层加筋格栅体(8),若干层加筋格栅体(8)的组合方式为垂直堆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既有设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包括加筋格栅层(1)、黏土(2)、复合软体排(3)和碎石垫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黏土(2)铺设在加筋格栅层(1)的上表面,且复合软体排(3)铺设在黏土(2)的上表面,所述碎石垫层(4)铺设在复合软体排(3)的上表面,所述加筋格栅层(1)、黏土(2)、复合软体排(3)和碎石垫层(4)相互平行,所述加筋格栅层(1)的内部填充有碎石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格栅层(1)包括若干层加筋格栅体(8),若干层加筋格栅体(8)的组合方式为垂直堆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格栅层(1)的总高度为1m-2m,且黏土(2)为高强度黏土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既有设施防护垫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格栅体(8)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00kn/m,且加筋格栅体(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智超左殿军刘现鹏杨立功曲树盛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