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颌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9009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颌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钛合金颌骨支架,包括钛合金多孔支架以及形成在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表面的微纳化表面结构。本申请将3D打印与飞秒激光相结合,制备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3D打印钛合金支架,成为降低钛合金支架应力屏蔽并提高其骨整合能力的一种新思路,通过设计多孔结构的孔径形状和孔径大小等参数降低力学屏蔽效应的影响,同时,利用飞秒激光处理构建微纳化表面提高细胞粘附力和骨整合能力,为颌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合金颌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继发于创伤、肿瘤、感染和发育畸形等导致的颌骨缺损,会对患者的美学以及生理(如咀嚼、发音等)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自体骨移植是修复颌骨缺损的“黄金标准”,然而,自体骨移植对供区部位的组织要求很高,并且还有取骨量有限、供区疼痛、出血、感染、开辟第二术区、塑性困难、手术时间延长等缺点。医用钛合金(t i6al4v)因具有由于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在临床上已经有4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弹性模量(100-140gpa)仍大于骨的弹性模量(1-24gpa),会引起应力屏蔽效应,长期植入后易导致骨组织因受力减少而发生骨质疏松和内植物松动;此外,现有医用钛合金表面处理方法多为喷砂处理,植入体内后细胞粘附力较弱,骨整合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减少应力屏蔽效应,又能促进细胞粘附提高骨整合能力的钛合金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钛合金多孔支架以及形成在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表面的微纳化表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的胞元结构为钻石型,截面立方体型,立方体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的孔直径为600μm~900μm,杆径为150μm~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的构成成分为Ti6Al4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化表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钛合金多孔支架以及形成在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表面的微纳化表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的胞元结构为钻石型,截面立方体型,立方体型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的孔直径为600μm~900μm,杆径为150μm~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合金多孔支架的构成成分为ti6al4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化表面结构为周期性表面纳米波纹结构、纳米簇结构、微槽复合周期性表面纳米波纹结构或者微槽复合纳米簇结构中的一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钛合金颌骨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3d打印钛合金多孔支架;2)采用飞秒激光技术在钛合金多孔支架表面形成微纳化表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欣高丽兰张彤媚孙梦超沈军张健罗睿严颖彬王亚楠王天邹慧儒连小丽王冠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