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006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油藏中注水进行水驱,直至油藏的含水率大于90%;分别注入聚合物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在聚合物溶液或者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注入完成后,注入水进行水驱;其中,聚合物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的注入量分别不低于0.1PV,聚合物溶液和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的总注入量为0.3~1.2PV;且聚合物溶液与油藏中原油的粘度比为1:(0.8~10),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与油藏中原油的粘度比为1:(10~800)。通过该驱油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对油层的波及体积,进而有效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油气田主要分布于陆相沉积盆地,具有黏度高﹑含蜡高等特点,东部砂岩油田经过不断注水开发,已逐步进入特高含水期(含水率≥90%),会使得分布在油层上部的剩余油难以被波及,影响采收率,但剩余采储量仍有近50%,具有很大的挖潜空间,然而现有驱油体系无法高效动用低渗透区域及油层上部大量剩余油,主要受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油水密度差造成的重力分异等因素影响。

2、目前常用的驱替体系主要有二氧化碳驱、聚合物驱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驱,其中,聚合物驱主要靠增加驱替液粘度,降低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从而扩大波及体积,但是高含水期油田经过长期的水驱和聚合物驱后,储层底部通常会形成高渗流通道,导致注入介质的低效或无效循环,油藏的层间矛盾和层内矛盾加剧,剩余油高度分散;二氧化碳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采收率,但是二氧化碳与原油具有较大的流度比,导致在实际油藏的顶部中会产生严重的“气窜”现象,影响波及体积,不利于原油的驱替;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驱油体系密度较原油小,在地层内部能够产生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不低于1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为0.1~0.6PV,和/或,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的注入量为0.1~0.6PV。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内部压力小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与原油的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粘度不低于1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为0.1~0.6pv,和/或,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的注入量为0.1~0.6pv。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次循环执行步骤(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特高含水油藏驱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内部压力小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剂与原油的混相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考平计秉玉付洪涛宋兆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