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掺杂碳点纳米酶颗粒、制备方法、检测试纸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9006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具有优异氧化酶模拟催化活性和红色荧光发射的钴掺杂碳点(Co‑CDs)纳米酶,并结合A‑3DμPADs来监测全血样中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Co‑CDs催化无荧光的OPD氧化为具有黄色荧光发射的oxOPD,产生大量O2·‑物质;当加入ALP后,ALP将AAP水解成AA,后者被Co‑CDs氧化,然后与OPD反应生成发蓝色荧光的DFQ;DFQ和oxOPD均可通过内滤效应猝灭Co‑CDs的荧光强度;集成便携式微型设备和智能手机,用于简便和可视化检测ALP。该方法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检测值一致。A‑3DμPAD的高效性、一次性使用、实用性和低成本性可用于测定多种生物标志物,为纳米酶在POCT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和医用化学分析,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类氧化酶活性的基于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及其即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1、碱性磷酸酶(alp)是催化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去磷酸化的关键水解酶,alp水平升高与肝脏疾病、骨骼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密切相关,alp水平降低与白血病、甲状腺疾病等相关。

2、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监测alp活性的方法,包括电化学、比色法、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和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技术。其中,比色法和荧光法以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比色法结果易受生物体液中其他物质颜色如红细胞等的影响。因此,荧光方法因其简便、灵敏、高通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同时,以上方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复杂的样品制备,精密的仪器和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

3、与基于实验室的测试相比,poct(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由于具有智能化、操作简单和数字化读数的优点而备受关注。纸基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paper-based analytical d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将步骤S3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过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的膜孔尺寸为0.2~0.2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中性红、氯铂酸以及氯化铁的质量比为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时间为1.8-2.2h;步骤S3中的透析时间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将步骤s3中得到的溶液进行过滤膜过滤,将过滤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的膜孔尺寸为0.2~0.24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中性红、氯铂酸以及氯化铁的质量比为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时间为1.8-2.2h;步骤s3中的透析时间为45-55h。

6.一种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co掺杂碳点纳米颗粒在即时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中用于氧化抗坏血酸的应用。

8.一种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试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上方的血浆分离膜,位于中层的显色剂层以及位于下方的显色催化层;所述显色剂层包括具有疏水边界且负载有显色剂的第一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霞郭景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