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垫子、枕头,具体涉及俯卧垫,可用于抬高使用者的身体以减轻疲劳。
技术介绍
1、随着远程学习和远程工作的普及,人们倾向于在学习和工作中使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姿势。目前大部分的姿势都有专用设备来支撑身体,但是俯卧姿势没有。长时间的俯卧姿势会导致肘部疼痛、肩部疼痛、颈部疼痛,有时还会导致背部疼痛。
2、通常,长时间俯卧时,人们会叠放枕头或者被子以提高舒适性。然而,虽然叠放枕头可以释放肘部和肩膀的压力,但却无法照顾到颈脖部位。叠放被子虽然可以支撑颈脖部位,但被子会在压力下收缩而无法提供长期支撑。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子往往会导致过热。综合上述,叠放枕头或者被子都无法为俯卧姿势提供舒适的体验。
3、因此,亟需一种垫体设计,能够抬高使用者的身体,以提高长时间俯卧姿势时的舒适性,同时减少俯卧姿势所施加的压力,减少俯卧姿势对肘部、肩部、颈部和骨盆所造成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俯卧垫,该俯卧垫能够提高长时间俯卧姿势时的舒适性,
...【技术保护点】
1.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垫包括后端、前端、至少一层垫体和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至少一层垫体上设置有颈脖支撑部和躯干支撑部,所述颈脖支撑部设置在俯卧垫的后端,所述躯干支撑部设置在俯卧垫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第一层垫体和第二层垫体,其中,第二层垫体设置在第一层垫体的底面,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层垫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垫套,所述靠垫套包覆在第一层垫体和第二层垫体上,还包括腿套,所述腿套包覆在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垫包括后端、前端、至少一层垫体和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至少一层垫体上设置有颈脖支撑部和躯干支撑部,所述颈脖支撑部设置在俯卧垫的后端,所述躯干支撑部设置在俯卧垫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包括第一层垫体和第二层垫体,其中,第二层垫体设置在第一层垫体的底面,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层垫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垫套,所述靠垫套包覆在第一层垫体和第二层垫体上,还包括腿套,所述腿套包覆在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垫体在颈脖支撑部与躯干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处收窄设置,至少一层垫体在颈脖支撑部与躯干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处往俯卧垫的后端方向加宽设置,至少一层垫体在颈脖支撑部与躯干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处往俯卧垫的前端方向加宽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孔,多个孔密布在第一层垫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脖支撑部上的孔比躯干支撑部上的孔更加密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支撑部从颈脖支撑部的后缘向下倾斜地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支撑部上还设有一个轻微的凹面以容纳骨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脖支撑部从颈脖支撑部与躯干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处朝向俯卧垫的后端向下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垫体为五边形,所述第二层垫体设置有平坦的底面,所述第二层垫体的底面设置有容纳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所述容纳腔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该高度调节腿固定在容纳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采用钩环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垫体的角度和长度近似于所述第一层垫体上躯干支撑部的角度和长度,所述第二层垫体的材料比第一层垫体的材料更加致密。
14.俯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俯卧垫包括后端、前端、第一层垫体、第二层垫体、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容纳腔,第一层垫体上设置有颈脖支撑部和躯干支撑部,所述颈脖支撑部设置在俯卧垫的后端,所述躯干支撑部设置在俯卧垫的前端,所述第二层垫体设置在第一层垫体的底面,至少一个高度调节腿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层垫体的底面,所述第一层垫体在颈脖支撑部与躯干支撑部之间的连接处收窄设置,所述第一层垫体在颈脖支撑部与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