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003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方法包括:生成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和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的相位角与所述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的相位角相差第一相位差;向双电机控制器的第一逆变桥输出所述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向所述双电机控制器的第二逆变桥输出所述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一逆变桥和所述第二逆变桥各自在所述母线电容产生的纹波电流的相位角相差第二相位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与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相位角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因此双电机控制器中两个逆变桥在母线电容上产生的纹波电流也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且能够互相抵消,从而降低母线电容的纹波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相关,特别是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当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也越来激烈,提高产品功率密度,减小零部件体积是一大趋势。电机控制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量转换部件,其核心是实现从直流到交流的逆变的功能。在电机控制器中,需要采用电容,用作提供功率管开关过程的主要能量。目前的车载逆变器主要是采用薄膜电容,其体积在电机控制器中占比较大。

2、对于一些双逆变器的应用场景,比如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增程汽车,其前驱一般是双电机控制器。双电机控制器将两套三相逆变桥并联接在同一个电容上,其电容就会更大。而由于现有的双电机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在控制时序上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两套逆变器在电容中的纹波电流可能会叠加起来,为保证双电机控制器正常工作,只能采用较大的电容,从而增加了双电机控制器的整体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双电机控制器的母线电容中纹波电流过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控制器的第一逆变桥一端与母线电容电连接,所述双电机控制器的第二逆变桥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和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候选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相对所述候选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移动所述第一相位差,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机模式与所述第二电机模式是否相同,以及预先保存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控制器的第一逆变桥一端与母线电容电连接,所述双电机控制器的第二逆变桥一端与所述母线电容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和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候选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相对所述候选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移动所述第一相位差,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机模式与所述第二电机模式是否相同,以及预先保存的两个电机模式是否相同与相位差的对应关系,确定将所述候选第二组门极驱动信号相对所述候选第一组门极驱动信号移动的所述第一相位差,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控制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相位差为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敏刘少伟李祥如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