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菌剂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然而,微生物菌剂通常具有酸臭味和发酵味,为便于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菌剂进行使用,可采用除臭装置对微生物菌剂进行处理。
2、然而目前的除臭装置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除臭装置在喷淋除臭结构方面考虑尚未全面,在采用除臭装置对微生物菌剂进行处理的使用过程中,若除臭装置在喷淋除臭结构方面考虑不全面,则除臭的范围受到限制,使得除臭不够均匀,甚至会导致除臭剂对微生物菌剂本身的性能造成影响,不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菌剂进行使用,不便于工作人员对除臭装置进行使用。
3、因此,急需对此缺点进行改进,本技术则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有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包括机体、翻转组件和喷淋组件,所述机体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机体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下料管,并且机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料管,而且入料管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活动盖,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机体的内部,且翻
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体的外侧,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并且旋转杆转动连接在机体的内侧。
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杆的顶端中心焊接有限位盘,且限位盘卡合转动连接在机体的侧壁内部,并且旋转杆的中段外壁紧密连接有转动辊轮。
5、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辊轮的外壁紧密连接有拨动板,且拨动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剐蹭板,并且剐蹭板的外边缘与机体的内壁接触。
6、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加固板,并且加固板焊接在支撑柱的一侧,而且储液箱的上方设置有泵机。
7、进一步的,所述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伸入储液箱的内部,并且进水管的中段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而且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在储液箱的内侧壁。
8、进一步的,所述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且第一出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并且软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而且第二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同时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在机体的上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端焊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设置在机体的顶壁内部,并且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接头,而且喷淋接头伸入机体的内部。
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设置有翻转组件,通过在机体的内部设置翻转组件,当工作人员将微生物菌剂倒入机体内后,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杆在机体的内侧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旋转杆中段外壁紧密连接的转动辊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辊轮外壁紧密连接的拨动板跟随着转动,且拨动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剐蹭板,在转动辊轮转动过程中,剐蹭板的外边缘不断与机体的内壁接触,改进后的装置利用翻转组件,使得除臭装置达到微生物菌剂翻转的目的,在采用除臭装置对微生物菌剂进行处理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对微生物菌剂进行翻转处理,使得微生物菌剂与除臭剂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除臭效果更佳,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菌剂进行使用,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对除臭装置进行使用。
12、2、本技术设置有喷淋组件,通过在机体的一侧设置喷淋组件,利用泵机从储液箱内进行液体抽取,使得液体从进水管进入,依次经过第一出水管、软管和第二出水管,流入第二出水管底端焊接的连接管内,并最后从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的喷淋接头向机体的内部涌出,改进后的装置利用喷淋组件,使得除臭装置达到喷淋除臭的目的,在采用除臭装置对微生物菌剂进行处理的使用过程中,对微生物菌剂进行喷淋除臭,使得除臭范围更广,除臭更加均匀,且降低除臭剂对微生物菌剂本身的影响,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微生物菌剂进行使用,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包括机体(1)、翻转组件(6)和喷淋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且机体(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下料管(3),并且机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料管(4),而且入料管(4)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活动盖(5),所述翻转组件(6)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且翻转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01)、旋转杆(602)、限位盘(603)、转动辊轮(604)、拨动板(605)和剐蹭板(606),所述喷淋组件(7)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且喷淋组件(7)包括储液箱(701)、泵机(702)、进水管(703)、第一出水管(704)、软管(705)、第二出水管(706)、连接管(707)和喷淋接头(7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01)设置在机体(1)的外侧,且驱动电机(6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602),并且旋转杆(602)转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轮(604)的外壁紧密连接有拨动板(605),且拨动板(6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剐蹭板(606),并且剐蹭板(606)的外边缘与机体(1)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且支撑板(8)的底部两侧焊接有加固板(9),并且加固板(9)焊接在支撑柱(2)的一侧,而且储液箱(701)的上方设置有泵机(7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7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703),且进水管(703)伸入储液箱(701)的内部,并且进水管(703)的中段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件(10),而且第一限位件(10)固定连接在储液箱(701)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机(7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出水管(704),且第一出水管(7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705),并且软管(7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水管(706),而且第二出水管(70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1),同时第二限位件(11)固定连接在机体(1)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管(706)的底端焊接有连接管(707),且连接管(707)设置在机体(1)的顶壁内部,并且连接管(70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喷淋接头(708),而且喷淋接头(708)伸入机体(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包括机体(1)、翻转组件(6)和喷淋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且机体(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下料管(3),并且机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料管(4),而且入料管(4)的上方转动连接有活动盖(5),所述翻转组件(6)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且翻转组件(6)包括驱动电机(601)、旋转杆(602)、限位盘(603)、转动辊轮(604)、拨动板(605)和剐蹭板(606),所述喷淋组件(7)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且喷淋组件(7)包括储液箱(701)、泵机(702)、进水管(703)、第一出水管(704)、软管(705)、第二出水管(706)、连接管(707)和喷淋接头(7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01)设置在机体(1)的外侧,且驱动电机(6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602),并且旋转杆(602)转动连接在机体(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602)的顶端中心焊接有限位盘(603),且限位盘(603)卡合转动连接在机体(1)的侧壁内部,并且旋转杆(602)的中段外壁紧密连接有转动辊轮(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菌剂喷淋式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轮(604)的外壁紧密连接有拨动板(605),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浩宇思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