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991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属于工程施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振动施工进行造孔,之后再通过注浆或粉喷进行抗拔桩成桩,振动施工可采用振冲施工、振动沉管法施工或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振冲施工采用振冲器,振动沉管法施工采用振动锤和桩管,十字翼共振法施工采用振动锤和十字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不存在断桩现象,若中断可实现零重叠施工,抗液化,兼容碎石桩透水性、承载力显著提高,施工成本低、操作简单。当地下水量充分时,采用粉喷工艺;当地下水匮乏时,采用注浆工艺;兼容性非常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施工,具体是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1、传统粉喷一般采用搅拌桩工法,如公开(公告)号:cn113502811a所公开的“一种粉喷桩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现有粉喷工艺一般如下:

2、粉喷搅拌桩:启动空压机送气,钻机正转并垂直钻进,当控制双螺旋搅拌头到达设计桩底标高后停止钻进,钻头原地旋转,严禁停钻。钻机反向转动,启动送灰机送灰(粉),带粉喷介质(如水泥)送至喷灰口后再提升钻头,根据电子称重装置显示的喷灰量,调节调速电机,这样边喷粉,边搅拌,边提升。

3、当钻头提升至设计标高上0.5米时停止送灰,钻头正向旋转,进行复搅并复喷。复喷深度和复搅深度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当钻头提升到距地面30~50cm时,停止向孔内喷射粉喷介质,成桩结束。

4、粉喷搅拌桩施工中易出现的缺陷:

5、1、成桩过程中,如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0.5m。若停机超过3小时,应拆卸输浆管路,清吹管路,在原桩位旁边补桩。

6、2、成桩过程中,喷粉中断时,第二次喷粉接桩的喷粉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

7、基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技术方案如下:

2、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1、选定制桩位置,设定地面零点;

4、步骤2、造孔

5、当采用振冲施工时,先通过振冲器造孔,完成造孔,进行清孔,得到振冲孔;

6、当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施工机具为振动锤和桩管;造孔后无需清孔;

7、当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施工机具为振动锤和十字钢板;先通过振动锤和十字钢板造孔;

8、步骤3、填充

9、采用注浆工艺进行填充;注浆介质为无填料主材或有填料主材;

10、当采用振冲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振冲孔内,注浆之前关闭水泵,振冲器进行振冲对注浆介质挤密;采用分段上提的方式注浆,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11、或,

12、当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桩管内,振动锤通过对桩管施加振动从而对注浆介质挤密;

13、或,

14、当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十字钢板的中心孔内,采用分段上提的方式注浆,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15、或,

16、采用粉喷工艺进行填充;在粉喷施工中,粉喷介质按照含碎石粉喷介质、不含碎石粉喷介质进行区分;如果是含碎石粉喷介质,先向振冲孔/桩管内/十字钢板的中心孔内加入碎石,进行振动挤密后,再进行喷粉,随着振冲器/桩管/十字钢板的提升和反插,匀速进行喷粉,直至达到设定高度,停止喷粉。

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振冲施工进行造孔时,先启动水泵和空压机,当位于振冲器两侧的注浆管底部出水、出气后,启动振冲器,进行造孔,造孔速度为1~2m/min,直至造孔到设计深度,完成造孔;造孔结束后,进行清孔;清孔时,关闭水源,保持出气;最终得到振冲孔。

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先在设计的桩位处安装桩头,桩头上放置桩管,振动锤就位,桩管保持向下垂直,利用锤重及桩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启动振动锤振动下沉;振动下沉过程中,实时调整桩管的垂直度,桩管垂直度应≤1.5%;每下沉0.5m留振30s,直至振动锤将桩管下沉到设计深度,振动锤停止振动。

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先通过振动锤和十字钢板造孔;在造孔过程中,调整振动锤的频率,十字钢板向下振动,振动下沉时注意十字钢板的垂直度,十字钢板的下沉速度控制在1.2m/min以内,达到设计深度然后边振边提直至地面,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以内。

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无填料主材为原土、水泥、水泥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填料主材包括增强材料、防腐防锈剂、凝结剂、水泥,所述增强材料是集料、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集料包括碎石、砂子。

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振冲施工进行注浆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振冲孔内,注浆之前关闭水泵,振冲器进行振冲对注浆介质挤密;采用分段上提的方式注浆,如先向振冲孔内注入一定量注浆介质后,然后上提振冲器0.33m再注浆,再提振冲器,再注浆,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桩管内,振动锤通过对桩管施加振动从而对注浆介质挤密;桩管内注浆介质的高度需达到一定高度后,方可开始拔管,拔管前先振动1min左右,之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0.5~1m,桩管应反插40cm左右,留振30~6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管拔出,拔管速度控制为1.2~1.5m/min;重复以上注浆、拔管步骤,直至桩管拔出地面。

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十字钢板的中心孔内,采用分段上提的方式注浆,如先注入一定量注浆介质后,然后上提十字钢板一定距离再注浆,再提十字钢板,再注浆,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采用喷粉系统进行喷粉,喷粉系统包括空压机、吹灰罐、储灰罐、储气罐、吹灰机、喷粉管道;

25、如果是采用振冲器进行施工,喷粉管道与振冲器的注浆管相连;

26、如果是采用桩管进行施工,喷粉管道深入到桩管内;

27、如果是采用十字钢板进行施工,喷粉管道与十字钢板的中心孔相连。

2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采用振冲器施工时,如果在粉喷时,采用粉喷工艺进行填充;对于含碎石粉喷介质,先向振冲孔内加入碎石,当有加密电流显示后,再进行喷粉;

29、所述振冲器的空载电流为45-120a,所述加密电流与空载电流之差为30-100a,粉喷量为每延米160±20kg。

30、与现有技术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1、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根据地下水含量情况可分为:粉喷、注浆。

32、施工机具可以为:振冲器、振动锤(桩管、十字钢板),通用性强。

33、复合地基的主材:分为无填料主材和有填料主材,满足多种工艺需求。

34、本专利技术所述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不存在断桩现象,若中断可实现零重叠施工,抗液化,兼容碎石桩透水性、承载力显著提高,施工成本低、操作简单。当地下水量充分时,采用粉喷工艺;当地下水匮乏时,采用注浆工艺;兼容性非常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冲施工进行造孔时,先启动水泵和空压机,当位于振冲器两侧的注浆管底部出水、出气后,启动振冲器,进行造孔,造孔速度为1~2m/min,直至造孔到设计深度,完成造孔;造孔结束后,进行清孔;清孔时,关闭水源,保持出气;最终得到振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先在设计的桩位处安装桩头,桩头上放置桩管,振动锤就位,桩管保持向下垂直,利用锤重及桩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启动振动锤振动下沉;振动下沉过程中,实时调整桩管的垂直度,桩管垂直度应≤1.5%;每下沉0.5m留振30s,直至振动锤将桩管下沉到设计深度,振动锤停止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先通过振动锤和十字钢板造孔;在造孔过程中,调整振动锤的频率,十字钢板向下振动,振动下沉时注意十字钢板的垂直度,十字钢板的下沉速度控制在1.2m/min以内,达到设计深度然后边振边提直至地面,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填料主材为原土、水泥、水泥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填料主材包括增强材料、防腐防锈剂、凝结剂、水泥,所述增强材料是集料、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集料包括碎石、砂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冲施工进行注浆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振冲孔内,注浆之前关闭水泵,振冲器进行振冲对注浆介质挤密;采用分段上提的方式注浆,如先向振冲孔内注入一定量注浆介质后,然后上提振冲器0.33m再注浆,再提振冲器,再注浆,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桩管内,振动锤通过对桩管施加振动从而对注浆介质挤密;桩管内注浆介质的高度需达到一定高度后,方可开始拔管,拔管前先振动1min左右,之后边振动边拔管,每提升0.5~1m,桩管应反插40cm左右,留振30~60s,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管拔出,拔管速度控制为1.2~1.5m/min;重复以上注浆、拔管步骤,直至桩管拔出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采用注浆泵将注浆介质送入十字钢板的中心孔内,采用分段上提的方式注浆,如先注入一定量注浆介质后,然后上提十字钢板一定距离再注浆,再提十字钢板,再注浆,直至达到设定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喷粉系统进行喷粉,喷粉系统包括空压机、吹灰罐、储灰罐、储气罐、吹灰机、喷粉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冲器施工时,如果在粉喷时,采用粉喷工艺进行填充;对于含碎石粉喷介质,先向振冲孔内加入碎石,当有加密电流显示后,再进行喷粉;

...

【技术特征摘要】

1.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冲施工进行造孔时,先启动水泵和空压机,当位于振冲器两侧的注浆管底部出水、出气后,启动振冲器,进行造孔,造孔速度为1~2m/min,直至造孔到设计深度,完成造孔;造孔结束后,进行清孔;清孔时,关闭水源,保持出气;最终得到振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时,先在设计的桩位处安装桩头,桩头上放置桩管,振动锤就位,桩管保持向下垂直,利用锤重及桩管自重徐徐静压1~2m后启动振动锤振动下沉;振动下沉过程中,实时调整桩管的垂直度,桩管垂直度应≤1.5%;每下沉0.5m留振30s,直至振动锤将桩管下沉到设计深度,振动锤停止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十字翼共振法施工时,先通过振动锤和十字钢板造孔;在造孔过程中,调整振动锤的频率,十字钢板向下振动,振动下沉时注意十字钢板的垂直度,十字钢板的下沉速度控制在1.2m/min以内,达到设计深度然后边振边提直至地面,提升速度控制在2.5m/min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度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填料主材为原土、水泥、水泥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填料主材包括增强材料、防腐防锈剂、凝结剂、水泥,所述增强材料是集料、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集料包括碎石、砂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高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彪张卫民史振星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振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