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988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1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包括多个孵化孔,多个孵化孔呈方形阵列,孵化孔内放置蝙蝠蛾卵,孵化板的上端设置有激光发射板,孵化板的下端设置有光感接收板,激光发射板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光感接收板包括多个光感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孵化孔和光感接收器的数量一一对应;光感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MCU芯片,MCU芯片通信连接有显示屏,MCU芯片输出端连接多个激光发射器。本技术在孵化板上端设置激光发射板、下端设置光感接收板,由于孵化后的幼虫会爬动到基质上,因此光感接收板输出电信号发生变化,结合MCU芯片实现孵化计数、并通过显示屏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厂化饲养蝙蝠蛾幼虫,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


技术介绍

1、蝙蝠蛾幼虫是冬虫夏草的寄主昆虫,属于鳞翅目蝙蝠蛾科,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等,在我国主要集中在西藏、四川、甘肃、青海、云南等五省区,野外生长需要3-5年完成一世代,存在世代交替,主要以廖科,禾草科等植物的根系为食,近年来,已经可规模化的室内饲养,缩短至1年可完成一世代,由于蝙蝠蛾幼虫为土栖昆虫,他的孵化主要为基质内孵化,若孵化后转移,则导致幼虫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但因孵化不整齐,孵化后的幼虫细小,并很快入土,导致对孵化率的统计无法快速计数统计,这给后期工厂化的饲养生产带来不便。

2、蝙蝠蛾卵是粒径较小的近球形的散卵(类似油菜种,粒径更小),在生产时提前将卵放入保湿平皿中孵化,见其孵化后,定时统计和转移幼虫,耗时1-3天不等,因幼虫到处爬行,影响计数的准确性。同时因为幼虫弱小,转移采用毛笔,即使动作轻柔也难免对幼虫造成一定的伤害,导致幼虫存活率降低,若脱离饲养环境进行孵化,导致幼虫无法及时的取食,影响了存活率。

3、(1)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包括孵化板(1),所述孵化板(1)上设置有多个孵化孔(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孵化孔(2)呈方形阵列,孵化孔(2)内放置蝙蝠蛾卵,孵化板(1)的上端设置有激光发射板(3),孵化板(1)的下端设置有光感接收板(4),所述激光发射板(3)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5),多个所述激光发射器(5)对应所述孵化孔(2)呈方形布设,所述光感接收板(4)包括多个光感接收器(6),多个所述光感接收器(6)对应孵化孔(2)呈方形布设,所述激光发射器(5)、孵化孔(2)和光感接收器(6)的数量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包括孵化板(1),所述孵化板(1)上设置有多个孵化孔(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孵化孔(2)呈方形阵列,孵化孔(2)内放置蝙蝠蛾卵,孵化板(1)的上端设置有激光发射板(3),孵化板(1)的下端设置有光感接收板(4),所述激光发射板(3)包括多个激光发射器(5),多个所述激光发射器(5)对应所述孵化孔(2)呈方形布设,所述光感接收板(4)包括多个光感接收器(6),多个所述光感接收器(6)对应孵化孔(2)呈方形布设,所述激光发射器(5)、孵化孔(2)和光感接收器(6)的数量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计数蝙蝠蛾卵孵化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板(1)为方形板,孵化板(1)包括顶板(101)和侧板(102),所述侧板(102)的侧壁上一字形阵列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9),多个所述圆形通孔(9)的底部和上部对应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元川陈仕江卫秋阳张德利游华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