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986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属于输变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同步调节组件,所述同步调节组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翻转组件上均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同步调节组件包括同步模板架,所述同步模板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固定件,两组所述固定件的内部均转动设置有丝杆筒,两组所述丝杆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伞齿轮,两组所述伞齿轮互相啮合,两组所述丝杆筒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模板架。优点在于:通过伞齿轮、丝杆筒和丝杆,使同步模板架和调节模板架能够调节长度,通过翻转翻转组件即可完成模板的组装,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保护帽浇筑需求,组装较为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输变电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


技术介绍

1、在输变电工程中,杆塔保护帽是覆盖在杆塔地脚螺栓上的水泥浇筑块,对杆塔底部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为了确保杆塔的稳定和安全,往往需要在地脚螺栓加装保护帽,目前,随着电力建设快速发展,加之原有铁塔基础保护帽的破损,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因此现有涉及铁塔基础保护帽的施工越来越多;

2、传统保护帽模板通常为一个简易搭建的方形框架,作为保护帽的浇注模板,然而现有的模具多为为多块木工模板拼装,组装繁琐,工作效率低,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的大小设置不同大小的保护帽,尺寸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模具多为为多块木工模板拼装,组装繁琐,工作效率低,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的大小设置不同大小的保护帽,尺寸较为单一,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大小的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包括同步调节组件,所述同步调节组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翻转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调节组件(10),所述同步调节组件(10)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翻转组件(20),所述翻转组件(2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翻转组件(20)上均设置有伸缩结构(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伞齿轮(14)的轴心固定连接有转动头(15),所述转动头(15)的一端穿出同步模板架(11)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20)包括翻转模板架(21),所述翻转模板架(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铰头(22),所述调节模板架(17)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调节组件(10),所述同步调节组件(10)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翻转组件(20),所述翻转组件(2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翻转组件(20)上均设置有伸缩结构(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伞齿轮(14)的轴心固定连接有转动头(15),所述转动头(15)的一端穿出同步模板架(11)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20)包括翻转模板架(21),所述翻转模板架(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铰头(22),所述调节模板架(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座(23),所述铰座(23)上设置有转动柱,所述铰头(22)上设置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铰头(22)通过转动柱与通孔与铰座(23)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变电工程智能保护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头(2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垫(24),所述弹性垫(24)的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弹性垫(24)靠近铰座(23)的一侧延伸出铰头(2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喜明林洋蓝天驰何珠岭秦利兵柴大为武威苏玉淇陈兴发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