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化工,且特别涉及一种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是一类分子内有碳酸酯基团、分子链端部有羟基的多元醇,其可以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进行共聚反应得到。作为原材料之一的二氧化碳廉价易得、无毒不易燃,具有明确的二氧化碳化学固定效果,且进行反应时需要的温度不高,能耗少,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调节共聚法应用前景广,工业价值高。
2、合成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工艺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通过双金属络合物(简写为dmc)催化剂合成,以环氧丙烷为例,co2和环氧丙烷在引发剂和dmc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主产物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和副产物碳酸丙烯酸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式:
3、
4、现有技术cn115785435a公开了一步法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一步法具体为:在室温下,一次性向反应装置中加入环氧化合物、引发剂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不在反应过程中再加入反应原料,反应效率明显提高。
5、但是,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双酚a为引发剂在合成双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体化列管反应装置中进行,所述一体化列管反应装置包括预混单元和反应单元,所述预混单元用于在全部用量的环氧化合物、双酚A和催化剂中通入CO2进行预混得到预混合物;所述反应单元包括至少一反应管道;所述生产工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反应管道内导入所述预混合物时,所述预混合物占所述反应管道体积的比例为5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反应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一体化列管反应装置中进行,所述一体化列管反应装置包括预混单元和反应单元,所述预混单元用于在全部用量的环氧化合物、双酚a和催化剂中通入co2进行预混得到预混合物;所述反应单元包括至少一反应管道;所述生产工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反应管道内导入所述预混合物时,所述预混合物占所述反应管道体积的比例为5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反应管道通入第二压力值的co2气体时,控制所述co2气体的温度为30~45℃,其中,所述第一压力值为2~6mpa,所述第二压力值为4~8mp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道的外侧循环流动有换热介质,以对物料进行温度控制,在向反应管道内通入第二压力值的co2气体的同时,降低所述换热介质的温度,所述换热介质的降低温度大致与物料的升高温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分散片、气液传质区、固液混合区和下分散片,所述上分散片用于分散并控制物料在气液传质区分散成液珠状进行传质传热且不接触管道壁;所述固液混合区用于实现物料的实时混合和聚合反应;所述下分散片用于分散co2,以使反应管道底部物料与co2充分接触;所述反应管道内的物料被所述上分散片分散后,从所述气液传质区流动至所述固液混合区,再经过所述上分散片回流到所述气液传质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散片配置于所述反应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晓杰,王慧君,邹志根,于志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