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动车的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不仅有效支撑车身重量,更能吸收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和振动,确保乘客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也能享受到平稳舒适的驾驶体验。同时,独立悬挂的设计使得车轮能独立应对路面变化,提升了电动车的操控稳定性。
2、然而,传统独立悬挂减震装置的缓冲弹簧软硬程度调节不够便捷,从而影响了电动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驾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独立悬挂减震装置不便于调节缓冲弹簧的软硬程度,影响电动车驾驶的舒适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下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套筒,所述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分别滑动套接于对应的滑动套筒的内部,所述下板和上板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弹簧,且两个缓冲弹簧分别活动套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下板(1)和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套筒(3),所述上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4),且两个滑杆(4)分别滑动套接于对应的滑动套筒(3)的内部,所述下板(1)和上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弹簧(5),且两个缓冲弹簧(5)分别活动套接于对应的滑动套筒(3)的外部,所述下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6),所述螺纹套筒(6)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调节套筒(7),所述调节套筒(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柱(18),所述上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8),且滑柱(18)固定连接于拉杆(8)的底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下板(1)和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套筒(3),所述上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4),且两个滑杆(4)分别滑动套接于对应的滑动套筒(3)的内部,所述下板(1)和上板(2)之间设置有两个缓冲弹簧(5),且两个缓冲弹簧(5)分别活动套接于对应的滑动套筒(3)的外部,所述下板(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6),所述螺纹套筒(6)的内部螺纹套接有调节套筒(7),所述调节套筒(7)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柱(18),所述上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8),且滑柱(18)固定连接于拉杆(8)的底部,所述下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1),所述调节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伞齿轮(12),所述螺纹套筒(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从动伞齿轮(13),且主动伞齿轮(12)与从动伞齿轮(13)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方,牛振帅,张习晖,高标,
申请(专利权)人:昂勤塑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