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充电座以及电动吻合器。
技术介绍
1、在医疗手术领域,电动吻合器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器械,其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患者恢复质量。然而,电动吻合器的持续运行高度依赖于其电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传统上,电动吻合器多采用一次性电池作为能源,这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还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废弃电池处理的问题。此外,一次性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无法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医生无法确认产品是否满足手术需求,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影响手术进程。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充电座以及电动吻合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充电座以及电动吻合器,电池组件既能给电动吻合器供电,又能通过充电座充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应用于电动吻合器,所述电池组件可与所述电动吻合器的主体部相连,为所述主体部供电,并且,所述电池组件可与充电座相连,通过所述充电座充电;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控制板和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
3、其中,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安装导向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导向孔单侧的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包括电连接孔以及外露于所述电连接孔的两个电池簧片,每个所述电池簧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电池
4、可选的,每个所述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相连,并且,多个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一者通过所述电池簧片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电性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直接电性连接。
5、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包括两个弹性臂,每个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簧片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电池簧片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电池簧片弹性抵接。
6、可选的,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与连接端相对设置的显示端,所述显示端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信号连接,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控制板输出的信息。
7、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板还设有感应器,所述显示端对应所述感应器的位置设有外露于所述壳体的按键,通过按压所述按键,以点亮所述显示屏。
8、可选的,所述连接端还设有第一信号传输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部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信号连接,配置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传递信息,或者,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座之间传递信息。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座,用于与上述可充电的电池组件配合使用,并为所述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充电,所述充电座包括基座、第一导向柱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基座围设形成有充电腔,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位于所述充电腔内,并且凸设于所述基座;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柱配置为与所述安装导向孔定位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位于基座内的第二控制板和设置于所述充电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信号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部;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信号传输部信号连接,以建立所述充电座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通道。
11、可选的,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微动开关、指示灯和蜂鸣器,当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充电座连接时,所述微动开关被所述电池组件抵压以启动检测程序,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是否建立,当建立时,所述指示灯亮,当未建立时,所述蜂鸣器发出蜂鸣提示。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主体部和上述可充电的电池组件,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二导向柱、第三电连接部、第三控制板和与所述第三控制板信号连接的第三信号传输部,所述第二导向柱配置为与所述安装导向孔定位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信号传输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信号传输部信号连接,以建立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通道。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为可充电式,既能为电动吻合器供电,也能通过充电座进行充电。电池组件通过电池簧片与主体部电连接,进而给电动吻合器供电。电池组件将电池簧片与充电座电连接,以通过充电座进行充电。电连接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导向孔单侧,防呆设计,具有安装的唯一性,以确保安装正确,同时规避了安装错误导致的短路风险。电芯和第一控制板电连接,能够实现监控电芯的实时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智能调节,防止电芯过充、过放等安全隐患的发生,有助于延长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应用于电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可与所述电动吻合器的主体部相连,为所述主体部供电,并且,所述电池组件可与充电座相连,通过所述充电座充电;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控制板和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相连,并且,多个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一者通过所述电池簧片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电性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直接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包括两个弹性臂,每个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簧片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电池簧片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电池簧片弹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与连接端相对设置的显示端,所述显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还设有感应器,所述显示端对应所述感应器的位置设有外露于所述壳体的按键,通过按压所述按键,以点亮所述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还设有第一信号传输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部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信号连接,配置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传递信息,或者,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充电座之间传递信息。
7.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配合使用,并为所述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充电,所述充电座包括基座、第一导向柱和第二电连接部,所述基座围设形成有充电腔,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位于所述充电腔内,并且凸设于所述基座;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柱配置为与所述安装导向孔定位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位于基座内的第二控制板和设置于所述充电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板信号连接的第二信号传输部;其中,所述第二控制板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信号传输部信号连接,以建立所述充电座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的第一信号传输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微动开关、指示灯和蜂鸣器,当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充电座连接时,所述微动开关被所述电池组件抵压以启动检测程序,检测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通道是否建立,当建立时,所述指示灯亮,当未建立时,所述蜂鸣器发出蜂鸣提示。
10.一种电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二导向柱、第三电连接部、第三控制板和与所述第三控制板信号连接的第三信号传输部,所述第二导向柱配置为与所述安装导向孔定位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部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信号传输部配置为与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信号传输部信号连接,以建立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电池组件之间的第二信号传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应用于电动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可与所述电动吻合器的主体部相连,为所述主体部供电,并且,所述电池组件可与充电座相连,通过所述充电座充电;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控制板和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的正极和负极均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相连,并且,多个所述电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板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朝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接触部和第二电接触部,其中,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中的一者通过所述电池簧片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电性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第二电接触部直接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包括两个弹性臂,每个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池簧片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弹性臂位于所述电池簧片背离所述电芯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电池簧片弹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与连接端相对设置的显示端,所述显示端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信号连接,配置为显示所述第一控制板输出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还设有感应器,所述显示端对应所述感应器的位置设有外露于所述壳体的按键,通过按压所述按键,以点亮所述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还设有第一信号传输部,所述第一信号传输部与所述第一控制板信号连接,配置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晓冬,黄海波,马无名,
申请(专利权)人:宝玛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