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及其生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903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5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以及生成方法,包括N个逐渐分步实现矫治计划的矫治器械,所述N个矫治器械的每一个都具有矫治器械都具有容纳上颌牙列的上颌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列的下颌壳状本体,N个所述上颌壳状本体均具有打开前牙咬合高度的调整部,N个所述下颌壳状本体具有对下颌牙齿施加压低力的几何结构,其中,N个所述下颌壳状本体用于实现下颌前牙区牙齿分步完成所述矫治计划中的压低移动,N个所述调整部使在矫治过程中前牙区上下颌牙齿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一致,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口腔正畸,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及其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口腔不良习惯是错颌畸形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据北京医科大学统计,约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的1/4,前牙深覆颌是由于上下颌牙弓和/或上下颌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垂直向发育异常造成的错颌畸形,其表现是上前牙切缘盖过下前牙牙冠唇面长度三分之一以上,或下前牙切缘咬合于上前牙牙冠舌侧切三分之一以上,使得患者很容易咬伤牙龈,导致前牙的牙周炎疾病及面部关节等疾病。大多数错颌患者中,深覆颌的矫正可能是整个牙齿矫治过程的首要步骤,而打开咬合是纠正深覆颌的关键。

2、现有技术通常采用上颌活动矫治器来保持前牙牙槽骨的高度不变,着重升高后牙高度,从最后一个牙开始逐个调磨颌垫,以便使逐对牙伸长接触,待后牙增高后,再进行前牙舌向错位和后牙远中的纠正。还有在上颌前牙区的舌侧设置平导的方式,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将金属和树脂制作的平导固定在上颌,对患者而言不仅佩戴之后会产生部分牙齿悬空的现象,还对于患者的咀嚼产生一定影响,患者的异物感较强。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隐形壳状矫治器增加平导结构进行深覆颌的矫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系列矫治器械,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被设计为分步实现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压低移动;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包括对应第一阶段的第一矫治器械,所述第一矫治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上颌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一下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上颌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前牙区牙齿垂直向距离的第一调整部,佩戴时,所述第一调整部与上颌前牙切端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前牙区牙齿的部分牙齿收纳腔被设计为具有实现第一阶段对应所述前牙区牙齿压低移动量的几何结构;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包括对应第二阶段的第二矫治器械,所述第二矫治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系列矫治器械,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被设计为分步实现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压低移动;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包括对应第一阶段的第一矫治器械,所述第一矫治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上颌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一下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上颌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前牙区牙齿垂直向距离的第一调整部,佩戴时,所述第一调整部与上颌前牙切端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前牙区牙齿的部分牙齿收纳腔被设计为具有实现第一阶段对应所述前牙区牙齿压低移动量的几何结构;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包括对应第二阶段的第二矫治器械,所述第二矫治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二上颌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下颌壳状本体,所述第二上颌壳状本体的前牙区舌侧设有调整上下颌前牙区牙齿垂直向距离的第二调整部,佩戴时,所述第二调整部与上颌前牙切端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前牙区牙齿的部分牙齿收纳腔被设计为具有实现第二阶段对应所述前牙区牙齿压低移动量的几何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阶段为所述第一阶段后续阶段中任一阶段,所述第一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距离以使在矫治过程中上下颌前牙区牙齿始终保持在相同的咬合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佩戴时,所述第一调整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低点位于上颌前牙切端的龈侧,所述第二调整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低点位于上颌前牙切端的龈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调整部对应位置处牙齿牙冠垂直长度的1/3;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调整部对应位置处牙齿牙冠垂直长度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佩戴时,所述第一调整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低点位于上颌前牙切端的对颌侧,所述第二调整部在垂直方向上的最低点位于上颌前牙切端的对颌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0.2mm和/或所述第二距离小于等于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每个阶段中的矫治器械对应的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单步压低量在0.1mm-0.2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还被设计为分步实现下颌后牙区牙齿的升高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整平下颌spee曲线的总移动量m为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压低移动总移动量与下颌后牙区牙齿的升高移动总移动量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使下颌前牙区牙齿的压低移动总移动量为整平下颌spee曲线所需总移动量m的1/3-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使下颌后牙区牙齿的升高移动总移动量为整平下颌spee曲线所需总移动量m的1/2-2/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每个阶段中的矫治器械对应的下颌后牙区牙齿的单步升高量在0.1mm-0.2mm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用于容纳前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与其容纳牙齿牙冠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在0.1mm-0.2mm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还包括在邻近所述前牙区牙齿的尖牙或磨牙的表面设有压低附件,佩戴时,所述压低附件对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以使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对所述前牙区牙齿施加压低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低附件邻近龈端的表面为向对颌方向凹入形成的内凹曲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压低附件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压低附件轮廓一致的压低容置腔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佩戴时,所述内凹曲面对所述压低容置腔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容纳后牙区牙齿的牙齿收纳腔具有对所述后牙区牙齿施加升高力的几何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系列矫治器械还包括在所述后牙区牙齿的颊侧面设有的升高附件,所述升高附件在近远中方向的长度为其对应牙齿近远中方向上长度的1/2-2/3。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颌壳状本体和/或所述第二下颌壳状本体对应所述升高的位置处具有与所述升高附件轮廓一致的升高容置腔体,佩戴时,所述升高附件与所述升高容置腔体相互作用使得设有所述升高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吴姗姗庄慧敏郑韵哲姚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