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90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5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上方设有多个检测筒,所述检测筒通过连接杆与转动板的侧面相连,所述转动板的底部与转动电机相连,所述检测筒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形状为圆台型,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通过滑块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放射源,通过转动电机,可带动检测筒进行旋转,在其中一个检测筒在对闪烁晶体进行检测时,可将闪烁晶体安装在其他检测筒的内部,为接下来的检测工作做准备,提高检测效率,并且不同固定筒的尺寸不同,可实现对不同尺寸的闪烁晶体的夹持,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闪烁晶体由一定数量的闪烁物质以某种适当形式组成的,对致电离辐射灵敏的元件,闪烁晶体在x射线、γ射线等高能粒子的撞击下,可以将粒子动能转变为光能并发出闪光的晶体。通常情况下闪烁晶体配合光电倍增管或者感光半导体器件使用,其原理是能量射线照着到闪烁晶体上,闪烁晶体发生出微弱的闪烁光,由光电倍增管的感光阴极面进行捕捉和接收,并且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经过倍增后输出。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分析输出的电信号来判断和评价闪烁晶体的特性。

2、传统测试中是将闪烁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的端窗面板通过硅油或者导光板进行对接,然后通过胶带固定,然后再进行测试的。这种固定方式对于晶体的复测环节是非常不利的,重复性和一致性很难保障的,并且现有的测试装置,在进行测试时,需要上一个闪烁晶体测试完成后,方能进行下一个闪烁晶体的测试,效率低下。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安装有光电倍增管(19),所述光电倍增管(19)上方设有多个检测筒(2),所述检测筒(2)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杆(12)与转动板(13)的侧面相连,所述转动板(13)的底部与转动电机(23)的驱动端相连,所述转动电机(23)安装在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15)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15)的底部安装在放置槽(26)的内部,所述放置槽(26)设置在固定座(1)的顶部,所述检测筒(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17),所述固定环(17)的侧面通过多根固定杆(16)与检测筒(2)的内表面相连,所述固定环(17)的形状为圆台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安装有光电倍增管(19),所述光电倍增管(19)上方设有多个检测筒(2),所述检测筒(2)的外表面通过连接杆(12)与转动板(13)的侧面相连,所述转动板(13)的底部与转动电机(23)的驱动端相连,所述转动电机(23)安装在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15)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15)的底部安装在放置槽(26)的内部,所述放置槽(26)设置在固定座(1)的顶部,所述检测筒(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环(17),所述固定环(17)的侧面通过多根固定杆(16)与检测筒(2)的内表面相连,所述固定环(17)的形状为圆台型,所述固定环(17)底部的尺寸大于固定环(17)顶部的尺寸,所述检测筒(2)的内部的上端安装有上卡环(3),所述上卡环(3)的内壁螺纹连接固定筒(4),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连接有电动滑轨(8),所述电动滑轨(8)通过滑块(9)连接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底部安装有放射源(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烁晶体发光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4)的数量为多个,不同固定筒(4)的外径尺寸一致,内径尺寸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圣通和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