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质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
技术介绍
1、地质灾害监测是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测量、监视地质灾害活动以及各种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工作。它是预测预报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时,一般在监测地点设置监测桩进行监测。
2、公开号为cn2191600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其通过利用把手与螺旋刃片将桩体钻入土壤地面内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注浆管伸出桩体并插入土壤内,再将承压软管与高压注浆机连接,即可利用注浆管在地下注射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固化后,能够使桩体底端处的泥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确保桩体的安装强度。
3、但是该监测桩在安装时,仍然需要浇筑水泥砂浆混凝土才能对桩体进行安装固定,导致施工比较麻烦,不能直接进行安装,并且不能回收使用。其次,桩体安装后不具有侧向支撑结构,桩体遭遇碰撞时容易倾倒,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部为中空设计,且桩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桩(2),所述插桩(2)底端为尖头设计,所述桩体(1)内部设有加固组件(3),所述桩体(1)外侧壁顶端设有驱动加固组件(3)移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桩体(1)顶端安装有监测组件(5),所述桩体(1)外侧壁底端连接有多个防倾组件(6),所述桩体(1)外侧壁且位于多个防倾组件(6)下方固定有限位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桩(2)顶端内壁以及桩体(1)底端外壁均设有螺纹,且插桩(2)通过螺纹固定于桩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内部为中空设计,且桩体(1)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桩(2),所述插桩(2)底端为尖头设计,所述桩体(1)内部设有加固组件(3),所述桩体(1)外侧壁顶端设有驱动加固组件(3)移动的驱动组件(4),所述桩体(1)顶端安装有监测组件(5),所述桩体(1)外侧壁底端连接有多个防倾组件(6),所述桩体(1)外侧壁且位于多个防倾组件(6)下方固定有限位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桩(2)顶端内壁以及桩体(1)底端外壁均设有螺纹,且插桩(2)通过螺纹固定于桩体(1)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用监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3)包括固定于桩体(1)内部顶端和底端的横杆(31),两个所述横杆(31)表面共同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竖板(32),两个所述竖板(32)底端且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33),所述桩体(1)侧壁开设有用于穿过插杆(33)的穿孔(101),所述加固组件(3)还包括与桩体(1)内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双向螺杆(34),且双向螺杆(34)位于桩体(1)顶端,所述双向螺杆(34)贯穿两个竖板(32)且与两个竖板(32)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伟,王孝萌,田正伟,肖俊波,李玉琴,段文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梁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屏锦管理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