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8879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细菌生物传感器以表面覆盖金纳米颗粒的玻璃(BK7)为基底,在金纳米颗粒表面偶联修饰特异性抗体,通过制备金纳米材料,在检测细菌性眼内炎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金纳米颗粒为基底,构建了用于同时检测样本中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细菌的高灵敏度、选择性和无标记的方法,以及小样品尺寸要求、短实验运行时间,利用此方法检测细菌,即可避免使用鲎试剂,同时又能对G+和G‑细菌进行有效的区分,使用起来更为高效,且该方法是一种更人道和生态上可持续的细菌检测方法,对鲎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检查技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细菌的快速检测对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培养及染色等传统检测技术虽然可实现细菌的检测,但传统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检测过程复杂、检测环境要求高等问题,不利于细菌检测技术的推广。目前常用的细菌检测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流式细胞术、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选择性强等优点,但检测技术成本昂贵,检测过程需要熟练的技术人员,不利于现场应用。

2、鲎试剂为鲎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制成的无菌冷冻干燥品,鲎试剂中含有c因子、b因子、凝固酶原、凝固蛋白原。在适宜的条件下,革兰氏阴性细菌激活c因子,引起一系列酶促反应,使鲎试剂产生凝集反应形成凝胶。采用凝胶法,通过鲎试剂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进行限度检测或半定量检测内毒素,但所述方法不能进行定量检测,且由于待测样品中干扰物质的影响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共振基底,等离子共振基底上覆盖金纳米材料结构层,该金纳米材料在基底内形成内嵌于玻璃(BK7)基底中的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光学谐振阵列,所述自组装金纳米颗粒为实心球状的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材料由自组装金纳米颗粒构成,自组装金纳米颗粒的直径为38-42nm,嵌入玻璃(BK7)基底中的深度为8-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传感器包括3单元结构,分别为A单元、B单元、C单元,其中A单元为组成G-细菌检测单元,B单元为G+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共振基底,等离子共振基底上覆盖金纳米材料结构层,该金纳米材料在基底内形成内嵌于玻璃(bk7)基底中的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光学谐振阵列,所述自组装金纳米颗粒为实心球状的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材料由自组装金纳米颗粒构成,自组装金纳米颗粒的直径为38-42nm,嵌入玻璃(bk7)基底中的深度为8-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生物传感器包括3单元结构,分别为a单元、b单元、c单元,其中a单元为组成g-细菌检测单元,b单元为g+细菌检测单元,c单元为阴性对照检测单元,可以分别偶联上抗lps(g-细菌特有)抗体,和抗lta(g+细菌特有)抗体。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细菌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如下步骤:将金纳米材料用无水乙醇将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秩舶徐斌辛军红张露桂婷陶远石朝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