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式配电盒及无人机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853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03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式配电盒及无人机配电系统,该配电盒被配置包括:机械触点式开关,作为为引信、火工品所在的配电通道进行配电的控制开关,被配置包括保险开关、三极管Q1、继电器J1、三极管Q2和继电器J2;MOSFET固体开关,作为为响应时间快、负载电流小、过压要求高、导通电阻低的配电通道进行配电的控制开关,被配置包括光耦和MOS管Q4;电压转换模块,用于提供多种电压;汇流条,与电压转换模块输出,根据电压转换模块输出不同的电压形成不同电压汇流条。本发明专利技术配置汇流条配电、机械触点式开关配电和MOSEFT固体开关配电,实现了根据不同负载配电要求进行配电,满足了不同性能负载的配电,实现了配电最优化,提升过了产品的性价比和功率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式配电盒及无人机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1、当前系统电池配电采用的输出方式为固体型或机械触点式输出,缺点是不能根据负载类型的多样性实现最佳配置,纯固体型配电可能会导致点火类负载误动作,而机械触点式配电又会导致产品体积臃肿或瞬态过载能力不足造成触点烧蚀粘接,并且外形上大而笨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在此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式配电盒,该配电盒能够满足不同性能负载的配电,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正确配电性能。

2、该混合式配电盒被配置包括:

3、机械触点式开关,作为为引信、火工品所在的配电通道进行配电的控制开关,被配置包括保险开关、三极管q1、继电器j1、三极管q2和继电器j2;

4、mosfet固体开关,作为为响应时间快、负载电流小、过压要求高、导通电阻低的配电通道进行配电的控制开关,被配置包括光耦和mos管q4;

5、电压转换模块,用于提供多种电压;

6、汇流条,与电压转换模块输出,根据电压转换模块输出不同的电压形成不同电压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该配电盒被配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汇流条上的电压经继电器J1后还分配提供给MOS管Q4的漏极,无需MOSFET固体开关配电时,保险开关接通,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动作,切断对MOS管Q4的配电,切断配电;或者,光耦上的控制信号无效使光耦截止的同时保险开关接通,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动作切断对MOS管Q4的配电,切断配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汇流条上的电压经继电器J1后还分配提供给负载,无需继电器J1为负载配电时,保险开关接通,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该配电盒被配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汇流条上的电压经继电器j1后还分配提供给mos管q4的漏极,无需mosfet固体开关配电时,保险开关接通,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动作,切断对mos管q4的配电,切断配电;或者,光耦上的控制信号无效使光耦截止的同时保险开关接通,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动作切断对mos管q4的配电,切断配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汇流条上的电压经继电器j1后还分配提供给负载,无需继电器j1为负载配电时,保险开关接通,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动作,切断配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1基极经电阻r1接二极管d1的阳极,并经电阻r2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并接地,二极管d2的阴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并经继电器j1的线圈接地,形成与继电器j1线圈并联的结构;二极管d1的阴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作为保险开关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2基极经电阻r3接二极管d3的阳极,并经电阻r4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二极管d3的阴极作为控制信号的接入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4的阴极,并经继电器j2的线圈接地,二极管d4的阳极接地,形成与继电器j2线圈并联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光耦输出经二极管d6和电阻r7接入mos管q4的栅极,光耦输出还接入三极管q12的基极,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二极管d6的阴极,集电极接光耦输出﹣、mos管q4的源极,并经电阻r8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z3的阳极,稳压二极管z3的阴极接电阻r7与二极管d6阴极连接的一端;电阻r8的接地端还接二极管d7的阳极,二极管d7的阴极接mos管q4的源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式配电盒,其特征在于,提供给光耦控制端的电源经滤波后经电阻r5接入,电阻r5两端并联有电阻r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曹林双徐健义唐白岳刘洪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国营第八九一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