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护套电缆及其快速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842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护套电缆及其快速成型工艺,其中,薄壁护套电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上的绝缘层以及最外层的护套;其中,缆芯由多根铜单线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阻燃交联聚乙烯材料;护套采用改性尼龙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薄壁护套电缆本体的印刷标志在绝缘表面,绝缘层和护套分段挤出,电缆一次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薄壁护套电缆具有阻燃、环保、耐磨、外径小、重量轻、散热快、相对载流量大、易穿管施工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具体涉及一种薄壁护套电缆及其快速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电力传输和通信领域,电缆作为关键的连接组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着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的蓬勃发展,薄壁护套电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航空航天领域对于电缆的性能要求极为苛刻,不仅要求电缆具备出色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还需要尽可能地减轻电缆的重量和体积,以提升飞行器的载重能力和燃油效率。此外,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会面临更加复杂和严苛的环境条件,如剧烈的温度变化、强烈的振动、辐射和湿度等。这就要求电缆具备优异的耐温性、耐磨性、防潮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

2、薄壁护套电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优势显著。首先,通过减小绝缘层和护套的厚度,薄壁电缆能够在保证电气安全性的前提下,显著减轻电缆的总体重量,从而有助于飞行器的轻量化设计。其次,薄壁护套电缆的外径较小,有助于优化飞行器内部的布线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并减少电缆在有限空间内的安装难度。此外,薄壁护套电缆的快速散热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飞行器内部复杂的热管理需求,降低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性能衰减和安全隐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上的绝缘层以及最外层的护套;其中,缆芯由多根铜单线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阻燃交联聚乙烯材料;护套采用改性尼龙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交联聚乙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0份、改性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6-15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8份、交联剂0.5-1.4份、纳米填料0.8-1.6份、抗氧化剂0.1-1份、润滑剂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改性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溶于N-甲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上的绝缘层以及最外层的护套;其中,缆芯由多根铜单线绞合而成;绝缘层采用阻燃交联聚乙烯材料;护套采用改性尼龙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交联聚乙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低密度聚乙烯树脂100份、改性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6-15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8份、交联剂0.5-1.4份、纳米填料0.8-1.6份、抗氧化剂0.1-1份、润滑剂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改性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溶于n-甲酰二甲胺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混合,升温至60-70℃,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引发剂的滴加控制在2小时,引发剂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7-9h,加入三氯甲烷,过滤,洗涤,在真空条件下烘干,即得改性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壁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为(3-8):1,引发剂的质量占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总质量的0.1-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护套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三佑陈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穗星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