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安全,尤其是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电信领域,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且严重的问题,尤其对老年人群体影响更为显著。老年人由于对新兴技术和诈骗手段的了解相对有限,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现有技术中,行业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识别和预防电信诈骗:
2、1)关键词过滤:通过预设敏感关键词过滤目标通信内容,以检测潜在的诈骗信息。然而,诈骗分子往往使用隐晦语言或替换敏感关键词,导致过滤系统难以准确识别。
3、2)黑名单系统:将已知的诈骗电话号码加入黑名单,阻止这些号码与用户通信。然而,诈骗分子频繁更换电话号码和身份信息,使得黑名单系统难以有效防范。
4、3)异常行为检测:基于用户通信行为的异常检测模型,识别出与正常行为模式不同的通信行为。然而,老年人的日常通信行为本身较少且单一,使得异常行为检测在小样本情况下准确率不高,误报率较高。
5、这些传统方法在处理针对老年人的隐蔽性强、长期关系建立的诈骗行为时,存在显著不足。由于缺乏多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目标用户的社交网络关系图谱,其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关系图谱确定异常联系人,并获取所述异常联系人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通信内容,其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通信内容进行情感分析和话题识别,并根据情感分析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目标用户的社交网络关系图谱,其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关系图谱确定异常联系人,并获取所述异常联系人与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通信内容,其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通信内容进行情感分析和话题识别,并根据情感分析结果和话题识别结果判断所述异常联系人是否存在风险,其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行为分类的电信诈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社交网络关系图谱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在与所述异常联系人建立通信联系前后的通信行为模式是否发生变化,其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晨,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