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防护,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周边环境采用支挡等保护措施。
2、现有的基坑用安全防护装置大多由整块防护板搭配支架构成,由于防护板为刚性整体结构,在行人和车辆撞击到其表面时由于缺少缓冲易产生较大的伤害,还会使防护板向内侧倾倒落入基坑内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当遇到大风天气时,防护板整面迎风,受风压较大,极易发生倾倒,影响路面交通,为此,提出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2、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两根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的顶部相连接,两根所述立柱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底板,所述横梁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相互平行的转轴,每根所述转轴上安装有防护板,其中一根所述立柱内设置有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立柱(1)和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1)的顶部相连接,两根所述立柱(1)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底板(3),所述横梁(2)与底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相互平行的转轴(4),每根所述转轴(4)上安装有防护板(5),其中一根所述立柱(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于控制防护板(5)转动起到防风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轴(21)和活塞板(14),其中一根所述立柱(1)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风口(11),所述立柱(1)位于通风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立柱(1)和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1)的顶部相连接,两根所述立柱(1)的底部共同连接有底板(3),所述横梁(2)与底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多根相互平行的转轴(4),每根所述转轴(4)上安装有防护板(5),其中一根所述立柱(1)内设置有调节机构用于控制防护板(5)转动起到防风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轴(21)和活塞板(14),其中一根所述立柱(1)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风口(11),所述立柱(1)位于通风口(11)上方开设有空腔(12),所述活塞板(14)与空腔(12)的腔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横梁(2)为空心结构,所述主轴(21)与横梁(2)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主轴(21)上等距离同轴连接有多个第一锥齿轮(22),每根所述转轴(4)的上端延伸至横梁(2)内且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3),多个所述第一锥齿轮(22)分别与多个第二锥齿轮(23)相啮合,所述主轴(21)的一端延伸至空腔(12)内且同轴连接有齿轮(16),所述活塞板(14)上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上连接有直齿条(17),所述直齿条(17)与齿轮(16)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用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11)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31),所述活动板(131)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32),所述第一弹簧(32)的另一端与凹槽(13)的顶部槽壁连接有,所述凹槽(13)的顶部槽壁连接有充气孔(133)与空腔(12)连通,所述活动板(131)上开设有抽气孔(134),所述充气孔(133)和抽气孔(134)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凹槽(13)的槽口处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桂凤,魏振巍,李剑凝,蔡佳雯,袁钰杰,王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