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807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压缩模块、空调模块、洗烘一体机模块和源模块,压缩模块连接空调模块,空调模块连接洗烘一体机模块,压缩模块、空调模块和洗烘一体机模块均连接源模块;空调模块中安装有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连接洗烘一体机模块中的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连接源模块中的第三换热器,源模块中设置有第一冷热源、第二冷热源和第三冷热源,第一换热器与第一冷热源之间安装有第一气泵,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冷热源之间安装有第二气泵,第三换热器与第三冷热源之间安装有第三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家用空调的热泵功能与洗烘一体机相结合,实现了高效、节能的洗涤和烘干过程,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尤其是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也随之增多,人们经常对大件衣物如毛衣、棉衣的清洗和晾晒问题感到困扰。这些衣物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往往材质特殊,需要更为细致的护理。传统的手洗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因为洗涤不当而对衣物造成损害,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外观,而干洗服务虽然能够提供专业的护理,但成本高昂。此外,晾晒衣物也面临着诸多不便,如天气变化无常,空间有限等,都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些问题使得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集洗涤和烘干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以简化衣物护理过程。

2、当前市场上的洗烘一体机种类繁多,主要采用冷凝式和热泵式两种烘干技术。冷凝式一体机需要通过高温持续加热衣物,虽然烘干速度较快,但高温容易对衣物造成损伤。相较之下,热泵式一体机具有低温烘干的优势,能够在保护衣物质地的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烘干,效果良好且能效高,更适合高档衣物的处理。然而,这类机器的整体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多,限制了其在普通家庭中的应用。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模块、空调模块、洗烘一体机模块和源模块,所述压缩模块连接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模块连接洗烘一体机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空调模块和洗烘一体机模块均连接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的一端连接洗烘一体机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模块包括第四换热器(29),所述第四换热器(29)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换热器(7)和第二冷热源(25),所述第四换热器(29)的另一侧通过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模块、空调模块、洗烘一体机模块和源模块,所述压缩模块连接空调模块,所述空调模块连接洗烘一体机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空调模块和洗烘一体机模块均连接源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的一端连接洗烘一体机模块,所述回热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模块包括第四换热器(29),所述第四换热器(29)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换热器(7)和第二冷热源(25),所述第四换热器(29)的另一侧通过管路连接第三换热器(11)和第三冷热源(34),所述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八控制阀(26)、第九控制阀(27)、第十控制阀(28)和第十一控制阀(30),所述第八控制阀(26)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换热器(7)和第二冷热源(25),所述第九控制阀(27)通过管路连接第三换热器(11)和第三冷热源(34),所述第十控制阀(28)通过管路连接第二气泵(24)和第二冷热源(25),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0)通过管路连接第三换热器(11)与第三冷热源(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包括压缩机(1)和四通换向阀(2),所述压缩机(1)的两端分别连接四通换向阀(2)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阀(2)的另两侧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第一换热器(6)一侧的出口和入口,所述第一换热器(6)另一侧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一冷热源(18),所述第一换热器(6)另一侧的出口和入口与第一冷热源(18)之间的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三控制阀(15)和第五逆止阀(16),所述第一气泵(17)安装在第五逆止阀(16)与第一冷热源(18)之间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联式热泵洗烘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阀(2)与第一换热器(6)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三换热器(11)一侧的出口和入口,所述第三换热器(11)另一侧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第三冷热源(34),所述第三换热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屈荣超李威武李思宇李安桂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