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去屑棒及金属切屑去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8797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去屑棒,包括棒体,棒体前端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多个旋转套,每个旋转套均套设于销轴上,销轴两端与棒体固定连接,旋转套中间填充强磁块,旋转套侧面周向设有齿,相邻两个旋转套之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相邻的两个旋转套上的齿啮合,所述空腔后端设有用于驱动位于最后端的旋转套旋转的转向齿轮,转向齿轮与位于最后端的旋转套的齿啮合。吸附金属切屑时,旋转强磁块的两端至靠近棒体外壁,使金属切屑在强磁作用下被集中吸附到磁力去屑棒的表面;排卸切屑时,旋转强磁块的两端远离棒体外壁,使切屑重力作用下分离磁力去屑棒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和操作简便,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力去屑棒及金属切屑去屑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加工中,为保证成品最终的精度和结构,采用减材的零件制造方式会产生很多切屑。加工金属材料绝大部分是黑色金属,具备磁力吸附特性,黑色金属切屑在工作台上不及时去除,不仅会影响零部件定位安装的精度,而且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对于一些高精密的产品,如芯片制造,附着在上面的具有磁力吸附金属,常用吹除、毛刷等方式去除,这样会微观伤及高精密零件的表面,而不去除则会造成电路短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磁力去屑棒,并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金属切屑去屑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去屑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前端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多个旋转套,每个旋转套均套设于销轴上,销轴两端与棒体固定连接,旋转套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填充强磁块,旋转套侧面周向设有齿,相邻两个旋转套之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相邻的两个旋转套上的齿啮合,所述空腔后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力去屑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前端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多个旋转套,每个旋转套均套设于销轴上,销轴两端与棒体固定连接,旋转套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填充强磁块,旋转套侧面周向设有齿,相邻两个旋转套之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相邻的两个旋转套上的齿啮合,所述空腔后端设有用于驱动位于最后端的旋转套旋转的转向齿轮,转向齿轮与位于最后端的旋转套的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去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固定套设于调节轴上,调节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棒体连接,调节轴另一端穿出棒体并外露以连接调节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去屑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去屑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前端内部设有空腔,空腔内从前往后依次排列多个旋转套,每个旋转套均套设于销轴上,销轴两端与棒体固定连接,旋转套中间开有通孔,通孔内填充强磁块,旋转套侧面周向设有齿,相邻两个旋转套之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相邻的两个旋转套上的齿啮合,所述空腔后端设有用于驱动位于最后端的旋转套旋转的转向齿轮,转向齿轮与位于最后端的旋转套的齿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去屑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固定套设于调节轴上,调节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棒体连接,调节轴另一端穿出棒体并外露以连接调节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钢蒋秋娥李楠贵周敏谢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