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86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在所述操作平台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局部药物注射装置、注射器推杆端部固定装置、注射器壳体固定装置和注射器壳体压紧固定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动丝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转动丝杆的端部,以用于驱动转动丝杆工作;在对带状疱疹后患处进行给药的过程中对注射器壳体进行固定和压紧,提升了给药装置在给药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处给药过程中,可以同时固定多组药物注射器和注射头对患者多个患处进行给药,提升了给药效率,解决了人工给药存在的效率低下以及涂抹力度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状疱疹病毒用给药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在对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进行治疗时,一般是通过外用药物进行喷涂处理,破坏疱疹病毒的生存环境,从而消灭病毒。

2、现有技术中带状疱疹用给药装置通常存在以下缺点:

3、1、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喷雾对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处进行喷洒,药物在喷洒之后仅能停留在患者的皮肤表面,药物难以渗透到病变深处,炎性物质难以排出体外,难以根治病症,治疗效果欠佳不利于带状疱疹等症状的恢复。

4、2、现有技术中的药物涂抹通常是采用手对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患处进行涂抹,人工涂抹难以掌握涂抹力度,且涂抹效率差,容易出现感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在所述操作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局部药物注射装置、注射器推杆端部固定装置、注射器壳体固定装置和注射器壳体压紧固定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和转动丝杆(4),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在转动丝杆(4)的端部,以用于驱动转动丝杆(4)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壳体压紧固定装置包括压紧板(31),在所述压紧板(31)的底端设置高度调节杆(15),所述高度调节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在所述操作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局部药物注射装置、注射器推杆端部固定装置、注射器壳体固定装置和注射器壳体压紧固定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和转动丝杆(4),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在转动丝杆(4)的端部,以用于驱动转动丝杆(4)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壳体压紧固定装置包括压紧板(31),在所述压紧板(31)的底端设置高度调节杆(15),所述高度调节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操作平台(1)上,其通过压簧杆(17)实现高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固定端板(18),所述导向轴(12)的外侧端连接在固定端板(18)上,其内侧端连接在u型放置板(13)上,两个导向轴(12)在转动丝杆(4)两侧呈对称结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局部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注射器(5)包括推杆(19)、活塞(20)和注射器壳体(21),所述活塞(20)连接在推杆(19)的端部,在所述注射器壳体(21)的端部设置有螺纹连接端(22),所述注射头(6)的内侧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管(29),所述注射头(6)通过螺纹连接管(29)与螺纹连接端(22)螺纹配合实现与注射器壳体(21)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红高月薛营朱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