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及其设计结构,属于山区公路、山区铁路、山区城镇、水利工程等滑坡、危岩以及边坡防治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1、预应力锚固技术是近年来防治滑坡、危岩以及边坡的常用手段之一,因其承载能力大、施工扰动小、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领域发展迅速,成为治理中大型滑坡、危岩以及边坡的重要防治技术。
2、预应力锚固技术的主要承载结构是锚索,锚索为多股钢绞线绞成的线状结构,因此在轴向和横向强度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通常锚索的抗拉强度为1270mpa到2360mpa之间,而锚索的抗剪强度仅为128mpa,前者是后者的10~20倍,锚索轴向抗拉强度远大于横向抗剪强度,因此,锚索的抗剪能力较弱。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治理滑坡、危岩以及边坡时,通常会遇到软弱的滑面(带)或较大角度的滑面(带),此类地质灾害通常具有较高的剪切力,在剪切力作用下,加固地质灾害的锚索会产生转动破坏或者剪切破坏现象,造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失效。由此可见,针对滑面(带)具有较高剪切力的滑坡、危岩以及边坡治理工程,急需研发具有较高抗剪承载能力的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锚固段(1)、抗剪段(2)、自由段(3)和锚头(4)组成,锚固段(1)、抗剪段(2)和自由段的直径相同,自由段由第一自由段(3)和第二自由段(10)构成,锚固段(1)由放置孔底的锚索与水泥浆粘结形成,第一自由段(3)位于锚固段(1)和抗剪段(2)之间,两端分别与锚固段(1)和抗剪段(2)固定连接成一体,第二自由段(10)一端与抗剪段(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锚头(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由锚固段(1)、抗剪段(2)、自由段(3)和锚头(4)组成,锚固段(1)、抗剪段(2)和自由段的直径相同,自由段由第一自由段(3)和第二自由段(10)构成,锚固段(1)由放置孔底的锚索与水泥浆粘结形成,第一自由段(3)位于锚固段(1)和抗剪段(2)之间,两端分别与锚固段(1)和抗剪段(2)固定连接成一体,第二自由段(10)一端与抗剪段(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锚头(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段(2)的长度不小于1m,且为剪切面或剪切带(5)宽度的2~3倍,当存在多个剪切面或剪切带(5)时,抗剪段(2)设置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段(2)由锚具(6)和锚管(7)组成,锚具(6)设置在锚管(7)两端的端头上,锚具(6)内设置有贯通锚具(6)的锚索孔(8)和注浆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剪锚索设计方法的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具(6)和锚管(7)焊接或一体铸成,注浆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涛,蔡强,梁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