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肽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79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活性肽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活性肽为vasostatin‑2。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生物活性肽vasostatin‑2通过ACE2/NR1D1/Gas1通路减轻小鼠血管损伤引起的新生内膜生长并抑制体外VSMCs的增殖,使得vasostatin‑2成为治疗血管内膜增生疾病的有效策略,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血管内膜增生领域,特别涉及生物活性肽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血管内膜增生是血管重塑的主要特征,与多种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包括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主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钙化。尽管近年来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以及由此导致的反复血运重建需求有所下降,但鉴于全球每年使用数百万个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再狭窄仍然是一个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病理问题。

2、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是动脉壁中膜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处于静止、收缩状态,对维持血管完整性和弹性,维持调节血管收缩性/扩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应激刺激,包括血管损伤和炎症,会诱导vsmc从收缩状态转变为分泌状态,表现为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从而导致内膜增生。抑制vsmc增殖已成为缓解病理性内膜增生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研发新的治疗策略以及揭示这些疗法对损伤诱导的vsmc增殖和表型转变的分子机制引起广泛关注。

3、vasostatin-2是一种生物活性肽,来源于嗜铬粒蛋白a。嗜铬粒蛋白a是酸性糖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活性肽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肽为vasostati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vasostatin-2通过ACE2/NR1D1/Gas1通路减轻小鼠血管损伤引起的新生内膜生长并抑制体外VSMCs的增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包括稀释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致湿剂、吸附载体、润滑剂、填充剂、崩解剂中的至少一种。>

5.用于治疗...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活性肽在制备治疗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肽为vasostati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vasostatin-2通过ace2/nr1d1/gas1通路减轻小鼠血管损伤引起的新生内膜生长并抑制体外vsmcs的增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静刘婧萌代杨陆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