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防落梁,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直线型摩擦防落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地震的猛烈冲击下,桥梁结构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剧烈的震动。这种震动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引发桥梁上部结构的严重位移,甚至导致落梁现象,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对社会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极端情况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引入包括阻尼器的防落梁装置显得尤为关键,其通过阻尼器吸收和耗散震动能量,有效降低桥梁结构的震动响应,防止上部结构的落梁。根据阻尼器工作原理的不同,主要分为金属阻尼器、黏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磁流变阻尼器以及摩擦阻尼器等类型。
2、其中,摩擦阻尼器以其明确的工作机理、简洁的结构设计、强大的能量耗散能力以及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等优点,在桥梁抗震加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摩擦阻尼器是一种位移相关型阻尼器,由外层的两块约束钢板、内层的一块约束钢板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材料层组成。当地震发生时,各个相互接触的摩擦材料层之间的相对滑动会产生摩擦力,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直线型摩擦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及摩擦限位部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包括:第二支撑板(131)、第二耳板(132)及所述第一侧板(133);所述第二支撑板(13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中部;所述第二耳板(132)水平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1)一侧中部,其一端为半圆形,且该半圆端的圆心处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销轴(14)适配的通孔;三个所述第一侧板(133)竖向均匀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1)另一侧且以所述第二支撑板(131)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直线型摩擦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及摩擦限位部件(3),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包括:第二支撑板(131)、第二耳板(132)及所述第一侧板(133);所述第二支撑板(13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中部;所述第二耳板(132)水平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1)一侧中部,其一端为半圆形,且该半圆端的圆心处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销轴(14)适配的通孔;三个所述第一侧板(133)竖向均匀固定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1)另一侧且以所述第二支撑板(131)中部成镜像对称,同时,三个所述第一侧板(13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侧板(133)中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侧所述第一耳板(12)上端且连接孔两侧固定设有条形橡胶垫,同时,所述第二耳板(132)底端且通孔周围固定设有环形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包括:第四支撑板(231)、第四耳板(232)及所述第二侧板(233);第四支撑板(231)设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3)中部;所述第四耳板(232)水平固定设于所述第四支撑板(231)一侧中部,其一端为半圆形,且该半圆端的圆心处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销轴(24)适配的通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3)竖向均匀固定设于所述第四支撑板(231)另一侧且以所述第四支撑板(231)中部成镜像对称,同时,两个所述第二侧板(23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二侧板(233)中部两侧固定设有两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侧所述第三耳板(22)上端且通孔周围固定设有环形橡胶垫,同时,所述第四耳板(232)底端且通孔周围固定设有环形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落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徐源庆,过超,张春,韩晨阳,李冲,张精岳,申丹阳,刘昕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