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763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卸氨系统,卸氨系统包括容纳件、连通组件和稀释管道,容纳件具有容纳腔;连通组件包括第一连通件,第一连通件的两端分别适于与氨水罐车和容纳件连通,以在第一驱动力的作用下,使氨水罐车内的氨水通过第一连通件流入至容纳腔内;稀释管道的两端分别适于与外界除盐水源和容纳件连通,以使除盐水通过稀释管道流入至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内的氨水混合,以稀释氨水的浓度。上述结构的卸氨系统,能够避免操作人员人工将除盐水倒入至盛放氨水的容纳件内,即避免了操作人员接触到氨水,进而有利于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氨水稀释,具体涉及一种卸氨系统


技术介绍

1、火电厂发电会使燃烧的煤中产生大量的含硫废气,目前一般使用氨水对这些含硫废气进行脱硫,使其变为无害气体,且在火电厂的锅炉中添加氨水,可以减少锅炉内部的腐蚀情况,从而能够提升火电厂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以上两方面均需要大量用到一定浓度的稀氨水。

2、现有技术中,氨水是一种常见的弱碱性化学品,它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稀释氨水的过程中,其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当人们直接接触稀释氨水时,稀释氨水容易引起皮肤和眼睛的刺激,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化学性烧伤,并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而当稀释氨水被排放到环境中、且主要是水体和空气中时,其会导致水体酸化,使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大量死亡,并会使空气中氨气浓度上升,从而对周围居民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避免操作人员人工稀释氨水,以避免操作人员接触氨水而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如何在稀释氨水的过程中,避免操作人员接触到氨水的缺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41),所述第一驱动件(4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件(21)上,以对所述氨水罐车(12)内的所述氨水提供所述第一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件(51)和第二开关件(52),所述第一开关件(5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件(21)上,以在外力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连通件(21)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件(52)设置在所述稀释管道(31)上,以在外力作用下控制所述稀释管道(31)的通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41),所述第一驱动件(4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件(21)上,以对所述氨水罐车(12)内的所述氨水提供所述第一驱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件(51)和第二开关件(52),所述第一开关件(5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通件(21)上,以在外力作用下控制所述第一连通件(21)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件(52)设置在所述稀释管道(31)上,以在外力作用下控制所述稀释管道(31)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导率件(13),所述电导率件(1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检测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氨水的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氨件(14),所述储氨件(14)设置在所述氨水罐车(12)和所述容纳件(11)之间,且所述储氨件(14)具有储存所述氨水的储氨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件(42),所述第二驱动件(42)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件(22)上,以对所述氨水罐车(12)内的所述氨水提供所述第二驱动力;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卸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道(32),所述排气管道(32)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洋韩颖吕馥丞刘松松毕颖张莹莹张敬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