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卧床翻身支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
技术介绍
1、长期卧床患者为防止压力性损伤,需定期改变体位。
2、目前大多数医院医护人员都需要人为手动翻身,其过程中非常耗费体力,翻身后再用被服固定患者体位。
3、还有部分医院内会使用体位垫,体位垫的优点是经济廉价、拿取方便,但是其存在一个不可改变的缺点,体位垫能够为患者提供的翻身角度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4、最后在极少部分院内会使用翻身床,其优点是:可随意改变角度,操作简便,但是其缺点是单个床的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一种能够辅助医务人员为患者翻身且固定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包括两根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垫条,所述垫条靠近患者的端部设置有坡面,且在两根所述垫条之间设置有过渡条,所述过渡条具有与所述垫条相同的坡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两根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垫条(1),所述垫条(1)靠近患者的端部设置有坡面,且在两根所述垫条(1)之间设置有过渡条(13),所述过渡条(13)具有与所述垫条(1)相同的坡度,所述过渡条(13)在远离垫条(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绷带(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3)包括联动撑杆(32),所述联动撑杆(32)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通过第一三通块(321)与支撑杆(22)的中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两根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垫条(1),所述垫条(1)靠近患者的端部设置有坡面,且在两根所述垫条(1)之间设置有过渡条(13),所述过渡条(13)具有与所述垫条(1)相同的坡度,所述过渡条(13)在远离垫条(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绷带(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组(3)包括联动撑杆(32),所述联动撑杆(32)靠近支撑板(2)的一端通过第一三通块(321)与支撑杆(22)的中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其特征是:两根所述垫条(1)内设置有容纳腔并且所述容纳腔位于两根所述垫条(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在每个所述容纳腔内均转动设置有螺杆(11),每根所述螺杆(11)上均设置有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的滑块(111),在两个所述滑块(111)之间设置有将两个所述滑块(111)联动连接的连动杆(31),所述连动杆(31)的中部通过第二三通块(311)与所述联动撑杆(32)远离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体位改变支架,其特征是:所述连动杆(31)与每个所述滑块(11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长期卧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