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738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管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系统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针对电力管廊的待建模区域经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以及探地雷达扫描得到的二维时间剖面图像;S2,对所述点云数据、二维时间剖面图像、以及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同源化处理后,融合得到三维坐标系下的融合点云数据;S3,基于所述融合点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聚类,并进行电力管廊的三维模型构建。相较于传统的激光雷达测绘,通过结合图像数据,丰富点云色彩纹理信息;另外结合了探地雷达的图像信息,在竖直方向的信息进行了优化,补齐了因为二维图像数据在第三轴方向的信息缺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管廊数字孪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电力管廊,也称电缆隧道、电力隧道,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电缆隧道处于地下深处,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一旦出现问题将对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影响。

2、由于地下电力管廊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是一项严峻的挑战。目前除了采取传统的人工巡检的方法之外,已经衍生出了数字孪生技术对电力管廊进行三维数字孪生。

3、激光扫描和计算机三维点云处理技术,能够对敷设施工等关键步骤进行数字化记录,并对关键参数进行精准测量,辅助施工和验收人员实现电缆敷设位置信息的高效准确分析和施工质量校核。基于三维点云的测量技术可精准重建待测物体的三维结构和空间方位,对几何参数的测量更加精准,因此在电力电缆检测领域也逐步得到应用。

4、基于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可以构建高精度地下电缆管廊及隧道的三维可视化场景,直观呈现电缆管廊运行参数及环境参数,助力实现系统远端监控与智能运维的可视化功能。

5、然而,由于电缆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除噪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3中,通过高斯平滑算法得到点p的平滑后坐标f(P)中,还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所述图像数据每个像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滤波除噪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3中,通过高斯平滑算法得到点p的平滑后坐标f(p)中,还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数据融合的电力管廊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所述图像数据每个像素点(s,t)在所述三维坐标系下的坐标d(x,y,z)的计算公式为d(x,y,z)=q-1-1*[s’,t’,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涵石一辉仇龙艾永恒杨斌涂京严一涛谢诚毛永彬陈龙飞杨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