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31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7
本技术涉及电机线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线缆收卷盒,电机线缆收卷盒的内部卷绕有电机线缆本体,支撑底座的顶部设有校直机构,通过设置的校直机构,多个上校直杆和多个下校直杆可对电机线缆本体进行校直,校直后的电机线缆本体的一端进入到加热筒内,加热丝可加热加热筒,加热筒可使电机线缆本体外壁的绝缘层软化,使绝缘层更贴合电机线缆本体内部的铜线,校直后的电机线缆本体可受热更充分,提高电机线缆本体软化的效果,加热后的电机线缆被送入到传递导轨的顶端,两侧的散热风扇可对线缆进行冷却定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线缆加工,尤其涉及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通常是指一种用于改善电机线缆柔韧性和黏合性的设备或技术,在电机制造过程中,电机线缆内部的铜线和绝缘层需要贴合,以确保电能的有效传输和电机的正常运行,但现有的一些线缆软化贴合装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2、1、电机线缆中的铜线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弯曲或扭曲,这可能会影响线缆的性能和寿命,对于后续加热电机线缆使其软化的工序中,由于电机线缆是弯曲的,可能会导致电机线缆受热不均匀,从而使线缆外壁的绝缘层和线缆并不贴合,并且无法充分的软化线缆。

3、2、一些贴合软化装置在对电机线缆进行加热后,需要及时冷却定型,但电机线缆的表面可能存在少量油污或灰尘,油污和灰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引起腐蚀,影响电机线缆的绝缘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解决了弯曲的电机线缆可能会导致电机线缆受热不均匀,从而使线缆外壁的绝缘层和线缆并不贴合和电机线缆的表面可能存在少量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线缆收卷盒(2),所述电机线缆收卷盒(2)的内部卷绕有电机线缆本体(3),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设有校直机构(7),所述校直机构(7)包括校直盒(701)、调节把手(702)、螺杆(703)、调节块(704)、调节槽(705)、上校直杆(706)、下校直杆(707)、连接杆(708)、齿轮一(709)和电机一(711),所述校直盒(701)两侧内壁开设有多个调节槽(705),多个所述调节槽(70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704),相邻的两个所述调节块(704)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上校直杆(...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线缆贴合软化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线缆收卷盒(2),所述电机线缆收卷盒(2)的内部卷绕有电机线缆本体(3),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设有校直机构(7),所述校直机构(7)包括校直盒(701)、调节把手(702)、螺杆(703)、调节块(704)、调节槽(705)、上校直杆(706)、下校直杆(707)、连接杆(708)、齿轮一(709)和电机一(711),所述校直盒(701)两侧内壁开设有多个调节槽(705),多个所述调节槽(705)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调节块(704),相邻的两个所述调节块(704)之间均转动连接有上校直杆(706),多个所述调节块(704)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螺杆(703),所述校直盒(701)的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下校直杆(707),其中一个所述上校直杆(706)和其中一个下校直杆(70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08),其中一个连接杆(708)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一(709),所述齿轮一(709)的底端啮合有齿轮二(710),所述齿轮二(710)的一侧设有电机一(711),所述电机一(711)的输出端与齿轮二(710)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6),两个所述支撑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筒(601),所述加热筒(601)的外壁套设有加热丝(602),所述加热丝(60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峰陈辉黄韡袁世林邓异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大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