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21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6
本技术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座椅。本技术包括椅座和靠背,椅座顶部的一端固定有靠背,椅座的底部均布设置有多个座椅滚轮,椅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臂托搭载架,臂托搭载架的顶部均装配有臂托板,臂托搭载架与臂托板之间装配有便捷拆装机构。本技术通过便捷拆装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便于对臂托搭载架与臂托板之间进行拆装,当臂托板磨损严重时能够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对臂托板快速更换,提升了本装置的便捷性,且通过腰撑机构的结构设计,使本装置可以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支撑,同时能够对腰枕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有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座椅


技术介绍

1、普通座椅是依据人体工学数据量身制作,坐在椅子上各部位尺寸比例符合身体支撑需要,舒适感强烈,人体工学座椅一般由椅子底座、靠背、臂托等几个主要组件组成;

2、如公开(公告)号为cn215382653u的一种新型智能座椅,包括智能座椅主体,智能座椅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电动座椅轮,且电动座椅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椅承力支架,座椅承力支架远离电动座椅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升组件,且顶升组件的底端安装有智能座椅供电电池,顶升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智能座椅坐垫,且智能座椅坐垫的顶端安装有智能座椅扶手,智能座椅坐垫的一侧通过靠背调节机构连接有智能座椅靠背;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座椅扶手在长期后期使用的过程中,与使用者衣物之间会产生磨损导致造成顶部表皮损坏,而智能座椅扶手与座椅坐垫是固定的,不便于拆装更换,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1)和靠背(2),所述椅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有靠背(2),所述椅座(1)的底部均布设置有多个座椅滚轮,所述椅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臂托搭载架(3),所述臂托搭载架(3)的顶部均装配有臂托板(4),所述臂托搭载架(3)与臂托板(4)之间装配有便捷拆装机构,所述便捷拆装机构用于臂托搭载架(3)与臂托板(4)之间的连接,所述便捷拆装机构包括传动件和卡合件,所述臂托搭载架(3)的顶部均固定有对接管(5),所述对接管(5)的内侧均装配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内侧均装配有卡合件,所述传动件包括活动调节杆(6)、滑动槽(7)、限位施力板(8)、连接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体工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座(1)和靠背(2),所述椅座(1)顶部的一端固定有靠背(2),所述椅座(1)的底部均布设置有多个座椅滚轮,所述椅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臂托搭载架(3),所述臂托搭载架(3)的顶部均装配有臂托板(4),所述臂托搭载架(3)与臂托板(4)之间装配有便捷拆装机构,所述便捷拆装机构用于臂托搭载架(3)与臂托板(4)之间的连接,所述便捷拆装机构包括传动件和卡合件,所述臂托搭载架(3)的顶部均固定有对接管(5),所述对接管(5)的内侧均装配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内侧均装配有卡合件,所述传动件包括活动调节杆(6)、滑动槽(7)、限位施力板(8)、连接弹簧(9)和销钉座(10),所述对接管(5)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活动调节杆(6),所述对接管(5)的内部且靠近活动调节杆(6)的位置均开设有滑动槽(7),所述滑动槽(7)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施力板(8),所述限位施力板(8)与活动调节杆(6)固定,所述限位施力板(8)的一侧均固定有连接弹簧(9),所述连接弹簧(9)套接在活动调节杆(6)的外侧,所述活动调节杆(6)的一端均贯穿对接管(5)内侧固定有销钉座(10),所述卡合件包括夹爪臂(11)、顶座(12)、对接环(13)和防脱槽(14),所述销钉座(10)的两端均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有夹爪臂(11),所述夹爪臂(11)的中部均通过销钉与对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峙锦魏有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