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12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洞室结构层由外向内分别为洞室初期支护、混凝土衬砌层、柔性密封层、弹性过渡层、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采用轻质混凝土预制块现场拼装,弹性过渡层采用橡胶弹性材料,采用粘结剂粘贴在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外侧,作为柔性密封层与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之间的填充材料,使外水压力均匀的传递至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洞室结构设计中的混凝土衬砌层划分为内外两层,将柔性密封层布置在中间,充分发挥了柔性密封层的密封气体和防水作用,有效解决了储气洞室在施工工况以及检修工况下较高外水压力导致洞室结构失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洞室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已经成为除抽水蓄能技术外主流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地下储气库洞室结构的设计对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功能实现以及造价有较大的影响。洞室结构的外压稳定性以及内压稳定性是重要的控制性需求。现有地下储气库洞室结构形式主要为围岩+初支+二衬混凝土+柔性密封层,柔性密封层不承担内压,主要功能为适应围岩变形,密封空气;二衬混凝土主要功能为传递内压,并且承担外部压力;围岩主要承担内压变形。储气库地下洞室主要承受的外力主要为围岩压力、外力压力以运行期间的高内压。上述洞室结构形式针对围岩压力以及高内压力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承担较大的外水压力时,由于二衬混凝土存在裂缝,柔性密封层不能随较大外水压力变化,导致脱落或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密封性能好、既能联合承受整体外压又能分部承受外水压力且施工方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洞室结构层由外向内分别为洞室初期支护(1)、混凝土衬砌层(2)、柔性密封层(3)、弹性过渡层(4)、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采用轻质混凝土预制块现场拼装,承担外部外围岩压力以及外水压力,厚度为250~300mm,弹性过渡层(4)采用橡胶弹性材料,厚度10~20mm,采用粘结剂粘贴在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外侧,作为柔性密封层(3)与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之间的填充材料,使外水压力均匀的传递至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洞室结构层由外向内分别为洞室初期支护(1)、混凝土衬砌层(2)、柔性密封层(3)、弹性过渡层(4)、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采用轻质混凝土预制块现场拼装,承担外部外围岩压力以及外水压力,厚度为250~300mm,弹性过渡层(4)采用橡胶弹性材料,厚度10~20mm,采用粘结剂粘贴在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外侧,作为柔性密封层(3)与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之间的填充材料,使外水压力均匀的传递至预制轻质混凝土拼装层(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人工硬岩储气库洞室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宇齐志诚陈珂刘琛祺徐珊珊顾天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