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7034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5
一种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属于雪地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前摇架和后摇架均设置在主体的上侧,并由前至后间隔设置,前摇架和后摇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雪地摩托车连接的连接部,前减震器的一端与前摇架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主体可转动的连接,后减震器的一端与后摇架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扭力臂组件与主体连接,后摇架与主体之间设置有后扭力臂组件,软硬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中间扭力臂组件与后扭力臂组件之间。本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的软硬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后减震器的软硬度,既能够满足载重的需求,又能够满足轻载时的舒适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属于雪地摩托车配件。


技术介绍

1、雪地摩托车能够在雪地上行驶,行驶时不需要特定的道路。雪地摩托车的动力源是内燃机,内燃机通过变速箱带动履带运动,进而驱动雪地摩托车行进,这种车辆在冬季运动、雪地救援、林业和雪地巡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雪地摩托后履带安装在后悬架总成上,后悬架与雪地摩托车之间设置减震器,以提高驾乘的舒适性。现有的雪地摩托车在生产完成后,其后悬架就无法软硬的调节了,这就导致在雪地摩托车轻载和重载时,后悬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无法同时满足载人和载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减震器的软硬度,以适应不同的载重需求的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上的前减震器、后减震器、履带张紧组件、前摇架、后摇架以及软硬度调节装置,前摇架和后摇架均设置在主体的上侧,并由前至后间隔设置,前摇架和后摇架的两端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上的前减震器(15)、后减震器(11)、履带张紧组件、前摇架(3)、后摇架(2)以及软硬度调节装置,前摇架(3)和后摇架(2)均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并由前至后间隔设置,前摇架(3)和后摇架(2)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雪地摩托车连接的连接部,前减震器(15)的一端与前摇架(3)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可转动的连接,后减震器(11)的一端与后摇架(2)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扭力臂组件(21)与主体(1)连接,后摇架(2)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后扭力臂组件(9),软硬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中间扭力臂组件(21)与后扭力臂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上的前减震器(15)、后减震器(11)、履带张紧组件、前摇架(3)、后摇架(2)以及软硬度调节装置,前摇架(3)和后摇架(2)均设置在主体(1)的上侧,并由前至后间隔设置,前摇架(3)和后摇架(2)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雪地摩托车连接的连接部,前减震器(15)的一端与前摇架(3)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主体(1)可转动的连接,后减震器(11)的一端与后摇架(2)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通过中间扭力臂组件(21)与主体(1)连接,后摇架(2)与主体(1)之间设置有后扭力臂组件(9),软硬度调节装置设置在中间扭力臂组件(21)与后扭力臂组件(9)之间,履带张紧组件安装在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硬度调节装置包括刚度调节拉杆(13),刚度调节拉杆(13)的一端与中间扭力臂组件(21)可拆卸的连接,另一端与后扭力臂组件(9)可转动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雪地摩托后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扭力臂组件(21)上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的一端与中间扭力臂组件(21)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与后减震器(11)对应的一端连接,刚度调节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良高鹏翔宋明海孙妍刘允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银都精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