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8701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开设有多个底槽,箱体上部的横板上开设有多个与底槽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穿过通孔放置有竹罐,竹罐开口设置于底槽中,穿过通孔设置的堵头下端与竹罐抵在一起,箱体内设置有电加热管与蓄电池电连接。竹罐开口向下且设置于底槽中,对竹罐进行位置的限定,堵头下端与竹罐抵在一起,防止竹罐发生位置的移动,保证箱体中竹罐的位置保持不变,竹罐开口向下,竹罐在浮力的作用下上浮,无需人手伸入药液中对竹罐进行抓取,避免烫伤,蓄电池对电加热管进行供电,进而电加热管对箱体中的药液进行加热与保温,保证药液对竹罐的渗透作用,提高竹罐对患者拔罐时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拔罐,尤其涉及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拔火罐是一种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中医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的记载。

2、目前医院在给患者进行拔罐疗法时多采用竹罐,一般是将竹罐放置于盛放有中药药液的电饭锅中进行蒸煮,使药液渗透进竹罐中,同时竹罐可达到较高的温度。现在主要是将加热好的竹罐随同电饭锅在病房间进行转移,所有的竹罐都杂乱地放置于电饭锅中,不容易进行区分,在开始取用时滚烫的药液容易烫伤医护人员的手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药液逐渐降温,降低了对患者拔罐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连接有箱盖,对箱体内的竹罐与药液进行密封保护,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连接有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底槽,所述箱体上部水平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底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孔径相同,穿过所述通孔放置有拔罐容器,所述拔罐容器为竹罐,所述拔罐容器的开口设置于底槽中,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横板螺纹旋接在一起,所述堵头的下端与拔罐容器抵在一起,所述横板上开设有加热孔,穿过所述加热孔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加热管与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排液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连接有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底槽,所述箱体上部水平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底槽的位置相对应且孔径相同,穿过所述通孔放置有拔罐容器,所述拔罐容器为竹罐,所述拔罐容器的开口设置于底槽中,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与横板螺纹旋接在一起,所述堵头的下端与拔罐容器抵在一起,所述横板上开设有加热孔,穿过所述加热孔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加热管与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罐用容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与箱体内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罐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艳君杨叶青史宏睿张越邵寒池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