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膜电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1、膜电极组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电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膜电极的结构包括位于中间的质子交换膜以及分布在质子交换膜两侧的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阴极催化层和阳极催化层通过涂敷相应的催化剂浆料构成,这样的三层结构通常称作为ccm(catalyst coated membrane,触媒涂布薄膜),将ccm两侧贴上边框进行固定形成的边框/ccm/边框的结构与气体扩散层(gdl,gas diffusion layer)进行层与层间相互粘贴,即形成一个完整的膜电极组。
2、膜电极组的手工组装治具多用于样品需求数量少、实验室日常所需膜电极样品的制作等情况,在制备时需要将气体扩散层、边框、ccm置于相应尺寸的治具上,再依次进行贴合,在此过程中要避免ccm出现褶皱、吸附不平整、受力不均等情况,如果存在以上情况可能会导致膜电极在长期运行时耐久性能下降。
3、目前的实际应用中,膜电极组的组装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不同厚度的气体扩散层,或者选择不同类型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座、吸附端板和上底座,所述吸附端板为固定在边框上的CCM提供固定的位点,CCM在吸附端板上悬空放置,所述上底座的内顶用于可拆卸连接上GDL并将上GDL放置在CCM上方,所述下底座用于可拆卸连接下GDL并将下GDL放置在CCM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端板包括支撑框和由支撑框包饶形成的中空容纳腔,所述支撑框用于支撑CCM外围的边框,所述CCM位于容纳腔上且不与支撑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底座、吸附端板和上底座,所述吸附端板为固定在边框上的ccm提供固定的位点,ccm在吸附端板上悬空放置,所述上底座的内顶用于可拆卸连接上gdl并将上gdl放置在ccm上方,所述下底座用于可拆卸连接下gdl并将下gdl放置在ccm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端板包括支撑框和由支撑框包饶形成的中空容纳腔,所述支撑框用于支撑ccm外围的边框,所述ccm位于容纳腔上且不与支撑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在边框上的ccm的外框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支撑框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之处设置有若干开孔,所述上底座与吸附端板开孔相对应之处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内设置有可拆卸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能够覆盖在吸附端板上,所述上底座下部设置有用于调整上gdl可压缩程度的上垫片,所述下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调整下gdl可压缩程度的下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上垫片,两个上垫片分布在上底座内相对的两侧,两个上垫片之间的区域用于容纳上gd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电极组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虓,李延凤,万仁杰,贾岳,尚春祥,王世华,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