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槽结构以及凹版印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8673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设备以及油墨槽结构,油墨槽结构包括油墨槽主体、设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主槽体侧壁的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主槽体内的印版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槽体内底部的副墨槽,所述副墨槽用于为所述印版存储、供应油墨,所述喷淋装置用于为所述印版未与所述副墨槽的部分供应油墨。通过在油墨槽结构的主槽体侧壁设置喷淋装置,进一步加大印版未与副墨槽接触部分的油墨量,可以大幅度提升凹印油墨墨槽油墨以及印版上油墨的附着量,解决了目前凹印生产01103软蓝盒片底黄时供墨量不足,改善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效果,避免凹印印刷过程中产生的花版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墨槽结构以及凹版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1、凹版印刷(intaglio printmaking)是使整个印版表面涂满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干净,使油墨只存留在图文部分的网穴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获得印刷品。凹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且凹陷程度随图像的层次有深浅的不同,印版的空白部分凸起,并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凹印特殊的效果,使得其具有广泛的应用。

2、但是现有的凹印机的结构中,由于墨槽结构中副墨槽结构比较浅,另外匀墨辊与印版在印刷过程中存在相对运动偏移,导致生产底黄时供墨量不足,油墨的传递和碾匀油墨的效果不佳,造成图文出现花版缺陷问题。

3、因此,需要解决目前凹印生产底黄时供墨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油墨槽结构以及凹版印刷设备,提升凹印油墨墨槽油墨以及印版上油墨的附着量,解决凹印生产中软蓝盒片底黄时供墨量不足的问题,改善印刷过程中油墨转移效果,避免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墨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槽主体、设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主槽体侧壁的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主槽体内的印版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槽体内底部的副墨槽,所述副墨槽用于为所述印版存储、供应油墨,所述喷淋装置用于为所述印版未与所述副墨槽的部分供应油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副墨槽的内槽的第二副墨槽,用于为所述印版存储、供应油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槽体侧壁的回墨装置,用于将刮刀从所述印版刮下的油墨回流到油墨槽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墨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印版的不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油墨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墨槽主体、设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主槽体侧壁的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主槽体内的印版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槽体内底部的副墨槽,所述副墨槽用于为所述印版存储、供应油墨,所述喷淋装置用于为所述印版未与所述副墨槽的部分供应油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副墨槽的内槽的第二副墨槽,用于为所述印版存储、供应油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槽体侧壁的回墨装置,用于将刮刀从所述印版刮下的油墨回流到油墨槽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墨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印版的不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油墨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在所述油墨槽主体的侧壁的高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汉坤付志辉郭磊余阳勇陈龙詹必胜祁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