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38656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形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前驱体技术领域。球形氢氧化镍包括二次颗粒;二次颗粒由一次颗粒在晶核表面堆叠而成,其中,一次颗粒呈纺锤状,一次颗粒的平均长度为600~900nm,平均宽度为150~250nm。通过限定一次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能够兼顾改善能量密度和锂离子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前驱体,具体涉及一种球形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数码、交通、通信等领域。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电化学性能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对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三元锂离子电池、镍基电池等电池的正极材料前驱体多为氢氧化镍,氢氧化镍按形貌可划分为普通氢氧化镍和球形氢氧化镍,其中,球形氢氧化镍相对于普通氢氧化镍具有更高的堆积密度,以球形氢氧化镍制成的正极材料可以提高填充密度和机械稳定性。现阶段,大多通过间歇式或连续式工艺制备球形氢氧化镍。虽然目前制得的氢氧化镍内部堆积较密、较紧实,能够提升能量密度,但是锂离子传输路径不通畅,导致锂离子传输效率较差,不利于提升倍率性能。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兼顾改善能量密度和锂离子传输效率的球形氢氧化镍,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形氢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氢氧化镍包括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由一次颗粒在晶核表面堆叠而成,其中,所述一次颗粒呈纺锤状,所述一次颗粒的平均长度为600~900nm,平均宽度为150~2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氢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宽度SPAN为0.5~0.6;和/或,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中值粒径D50为3.0~5.0μm;和/或,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振实密度为1.9~2.2g/cm3;和/或,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比表面积为6~13m2/g;和/或,所述一次颗粒的长度方向偏离与所述二次颗粒径向垂直的方向0~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氢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氢氧化镍包括二次颗粒;所述二次颗粒由一次颗粒在晶核表面堆叠而成,其中,所述一次颗粒呈纺锤状,所述一次颗粒的平均长度为600~900nm,平均宽度为150~25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形氢氧化镍,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粒径分布宽度span为0.5~0.6;和/或,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中值粒径d50为3.0~5.0μm;和/或,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振实密度为1.9~2.2g/cm3;和/或,所述球形氢氧化镍的比表面积为6~13m2/g;和/或,所述一次颗粒的长度方向偏离与所述二次颗粒径向垂直的方向0~30°。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形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镍盐溶液、碱液和氨水泵入反应釜内混合以形成反应浆料,使所述反应浆料发生共沉淀反应,得到所述球形氢氧化镍;其中,所述共沉淀反应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反应浆料的ph值为a1,氨值为b1;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反应浆料的ph值为a2,氨值为b2,满足:a1>a2,b1<b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5℃条件下,a1为11.50~12.30;和/或,b1为0~5g/l;和/或,在45℃条件下,a2为10.80~11.90;和/或,b2为2~8g/l;和/或,所述共沉淀反应的温度为45~55℃,所述第一阶段的时间不超过6h;和/或,在所述第一阶段,控制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转速为c1;在所述第二阶段,当所述反应釜内的产物粒度d50达到目标粒度的50%~80%时,控制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转速为c2;当所述反应釜内的产物粒度d50达到目标粒度的80%以上时,控制所述反应釜内的搅拌转速为c3,满足c1>c2>c3;优选地,c1为400~500rpm;和/或,c2为350~450rpm;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鑫李建晓刘文超郭文倩张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