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冷却结构和电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654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5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驱冷却结构和电驱系统,电驱冷却结构用于电驱系统,电驱冷却结构包括:油冷器;通道基座,其设置在控制器壳体内,且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与电机控制器的水冷结构连通;通道筋,其自控制器壳体远离油冷器的一侧延伸至控制器壳体靠近油冷器的一侧,通道筋内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连通;连通软管,连通软管的内孔与第二通道和所述油冷器的水道均连通。相比于全部通过软管进行连通的方案,本申请具有更短的行程和更优的路径,同时软管相对较短而需要进行额外的固定;而相比于全部通过通道进行连通的方案,本申请可以避免在电机壳体上开设弧形通道时造成的结构复杂、制备不变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冷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驱冷却结构和电驱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系统可以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由于电机控制器通常直接布置在电机上,因此电机的电机壳体可以与电机控制器的控制器壳体集成设置,例如控制器壳体一体成型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外侧。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可以均设置有相对应的冷却结构,以实现其自身的冷却降温。其中电机可以采用油冷冷却的方式,而电机控制器可以采用水冷冷却的方式。电机的油冷结构可以包括油冷器,油冷器为换热装置,其可以通过冷却水对通过其内部的冷却油进行换热,以保障冷却油对电机的冷却效果。而电机控制器的水冷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控制器壳体上或者设置水冷屏内的水道,水道内循环设置冷却水。现有的集成式的电机壳体和控制器壳体可以将水道与油冷器连通,以通过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水对电机的冷却油进行换热,进而以简化电驱系统的冷却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水道与油冷器之间通常通过绕设在控制器壳体和电机壳体外的软管进行连通,行程过长,路径不优,较长的软管难以实现有效的固定;或者通过布置在控制器壳体和电机壳体内的通道进行连通,控制器壳体和电机壳体的结构均较为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冷却结构,所述电驱冷却结构用于电驱系统,所述电驱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600),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700),所述控制器壳体(700)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60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基座(200)包括基座本体(220)和基座盖板(230),所述基座本体(220)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壳体(700)上,所述基座盖板(230)与所述基座本体(220)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水冷结构穿过所述基座盖板(230)与所述第一通道(210)连通。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冷却结构,所述电驱冷却结构用于电驱系统,所述电驱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600),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700),所述控制器壳体(700)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600)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冷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基座(200)包括基座本体(220)和基座盖板(230),所述基座本体(220)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壳体(700)上,所述基座盖板(230)与所述基座本体(220)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水冷结构穿过所述基座盖板(230)与所述第一通道(2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盖板(230)与所述基座本体(220)采用摩擦焊的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310)设置为机加孔,所述第二通道(310)远离所述油冷器(100)的一端贯穿所述控制器壳体(700),且通过堵头(500)进行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600)部分伸入所述控制器壳体(700)内,所述通道筋(300)包括第一通道筋(320)和第二通道筋(330),所述第一通道筋(320)和所述第二通道筋(330)相交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筋(320)设置在所述控制器壳体(700)的内侧上,所述第二通道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付家栋庞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